这一回,我才体会到《纽约时报》格外重视国际新闻的可贵。中国共产党人事变更的消息位于头版头条,内页不但有关于会议的长篇报道、背景分析,还有5名政治局常委的照片和简历。在社论版,登有对这次大会的评论。
那份《纽约时报》我一直保存着。
《纽约时报》的国际新闻,素来被列为该报的“强项”之一。早在20世纪20年代,老奥克斯就已经立志:《纽约时报》的国际新闻应当成为世界第一。如今这家报纸的国际报道可否真的属于“世界第一”当然尚有争议,但《纽约时报》历任发行人继承老奥克斯遗志致力于此,也是有目共睹的事实,这正与其高水准的国际新闻相关。
在美国期间,我注意到,《纽约时报》在版面安排上,就给国际新闻以重要位置。这家报纸的A组新闻版在30页以上,40%的新闻都是国际新闻。在报纸头版,国际新闻占到半数乃至更多。凡重大国际事件一般都位于报纸头条。
此外,《纽约时报》A组从第3版到第14版也多为国际新闻,A组二版“新闻摘要”则把国际新闻放在国内新闻之前。
《纽约时报》的国际新闻不但在版面上位置突出,而且多为本报记者采写的高质量稿件。至1987年,这家报纸在国外的27个记者站共有36名记者,加上纽约编辑部国际部的23人,报社全年用在国际新闻上的经费达1 010万美元。
不过坦率地说,我在美国读《纽约时报》时,对它关于中国的报道并不满意——少,欠周详,有时更欠公正。一些新闻学者认为,《纽约时报》1986年下半年至1987年中国报道的质量确实有所下降,而这恰恰与中国有关部门1986年7月27日驱逐《纽约时报》驻京首席记者约翰·伯恩斯有关。
当年42岁的伯恩斯出生在英国。他熟悉中文和俄文,在1985年调任北京之前,是《纽约时报》驻莫斯科记者站首席记者。伯恩斯是美国公认的最优秀的驻外记者之一,来华后曾为《纽约时报》撰写了许多出色的中国报道。随着中国在改革中发生的变化,《纽约时报》也越来越多地用“新中国”这样的词汇来表述当代中国。可伯恩斯终究在“新中国”走得太远了。他骑摩托车长驱千余里,“进入军事区”,“触犯了中国的法律”。那年夏天为解救关押中的伯恩斯,《纽约时报》总编辑罗斯索和国际编辑赫格曾专程来到北京。据说当时罗斯索曾辩护说:“他像我的祖母一样不可能是间谍。”
可伯恩斯仍然被中国驱逐出境了。现任助理主编的赫格告诉我,他现在是《纽约时报》驻多伦多的首席记者。
被驱逐的遭遇似乎并没有损害伯恩斯在美国报界的声誉。在1987年的美国《媒介指南》上,他仍被列为水准最高的四星级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