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难姻缘.相濡以沫
竺清旦, 1899年出生于奉化县地处四明山边缘的董村。父亲是个穷苦的乡村塾师。竺清旦 3岁丧母。此时,父亲已是年届花甲的老人了。父子俩凄苦无依,只好从四明山深处的一户赤贫山农之家,聘来少女卢湘卿做童养媳,照应父子的生活。
清旦与湘卿,两小无猜,亲如姊弟。竺老先生一生奉行“耕读为本”的家规, 80岁时仍自己上山砍柴,不慎失足跌落山崖,伤重而死。竺清旦 18岁就出远门,到镇海、鄞县等地当乡村教师,工资微薄。家里全赖卢湘卿辛勤操持,种田织布、养育孩子,使竺清旦没有后顾之忧。竺清旦从小热爱劳动,乐于和贫苦农民在一起,对勤劳简朴的农家女卢湘卿尤其恩爱、敬重。一次,清旦高兴地把元人赵孟頫之妻管道升作的《我侬词》念给湘卿听:
“把一块泥,捻一个你,塑一个我。将咱两个一齐打破,用水调和。再捏一个你,再塑一个我。我泥中有你,你泥中有我。与你生同一个衾,死同一个椁。 ”
清旦笑着对湘卿说:“我们两个不就是我中有你,你中有我嘛!”一天夜里,清旦悄声对湘卿说:“我已经入了共产党。你知道,跟共产党干革命是有危险的。万一我不在了,你要挺得住。一定要争口气生活下去,要把孩子们养大成人。”以后,竺清旦调到宁波专门从事农运工作。
到苏联后,在东方大学就读的竺清旦省吃俭用,把苏联政府每月发给的 20卢布的零用钱,先汇到上海,再托人转交给卢湘卿,以养活四口之家,好让三个可怜的幼女吃上一口饱饭,解救她们的燃眉之急。他为往家寄钱的事情而费尽心思,牵肠挂肚。
1928年夏,竺清旦从东方大学转到中山大学继续深造。他珍惜出国留学的良机,孜孜不倦地研读马列理论,为归国继续投身革命斗争打好基础。可是,在中山大学,每月只能领到十五六卢布的零用钱,而家中的日子愈来愈难过,这使得竺清旦陷入更深的忧思之中。深明大义、忠贞不渝的革命伴侣卢湘卿非常理解在域外游学的丈夫的艰难处境,对他从无怨艾之意和悔恨之心。夫妇俩虽然遥隔万里,始终患难与共,恩爱有加。
关爱后代.严格以求
竺清旦离乡远行时,他的大女儿赛蓉 11岁,二女儿赛薇才 8岁,因迫于生计,三女儿已送给一农家做了童养媳。最小的孩子是他出了国门以后才来到人间的。为了纪念他和妻子“在流离劳苦中所生”,竺清旦给未见过面的孩子取名为“劳生”。远离家乡长达 8年的竺清旦关爱孩子,舐犊情深,每每思念这几个孩子,负疚的心情就难以解脱。
竺清旦一向认为孩子是未来的希望。他要求妻子尽可能让孩子读几年书,以长知识、明事理,将来得以立足社会,继承父辈的事业。他勉励女儿们努力学习,在没有条件上学时,也要进行自学。竺清旦十分疼爱他的女儿,但又严格要求她们:“不要学有钱人的样子”,要有穷人的志气。
竺清旦从莫斯科回到新疆工作后,处在军阀盛世才的严密控制下,如履薄冰,生活无着,处境十分艰难。他忽然收到二女儿赛薇的信,向他诉说大姐患了肾炎。年仅 15岁的长女赛蓉,因无钱医治,永别了疼爱她的父母,撒手人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