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 5月西安解放后,舅母先后担任西北妇联宣传科科长兼西安市妇联秘书长、西北助产学校第一任校长。 1951年调北京中央政法干校学习。 1953年任陕西省人民检察院第一处副处长。 1957年被错划为右派分子,开除党籍,撤销职务并降级。 60年代初被摘掉右派帽子,以脱帽右派身份调往陕西省政协文史资料办公室,参与筹办、出版《陕西省文史资料》等工作。 1968年 3月因病去世,终年 64岁。 1979年经陕西省委批准,予以平反,恢复名誉,撤销原开除党籍、撤销职务等决定。
我的父亲王圣域, 1895年 6月生于陕西省蒲城县富王村,先在乡村私塾读四书五经,后在蒲城县城小学读书。 1913年秋,入同州陕西省立第二师范学校读书。 1917年秋,在北京师范大学学习。 1919年春在北京参加五四运动。
1923年夏,从北师大毕业。同年秋回陕,先后在西安省立第二中学、第一中学以及民立中学任理化教员。 1925年 11月初,赴上海为学校购买理化仪器。在此期间,经同学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国共合作期
韩雅兰(右二)与杨明轩(右一)杨玉珊(右三)杨晓初(左二)李馥清(左一)合影,20世纪 30年代初摄于西安。
间,由国民党陕西临时党部派遣,他与魏野畴等三人赴广州参加国民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 1927年年初,当选为陕西省国民党正式省党部候补执委,积极参加陕西人民反对北洋军阀的革命活动。
1931年,陕西省中共党组织遭到破坏,父亲失掉了党的组织关系。在国民党的白色恐怖下,他逐渐丧失了革命者的斗志,贪图个人生活的安逸。 1935年,就在我母亲即将大学毕业回陕之前,他花钱在老家蒲城农村买了一个十七八岁的小姑娘,对我母亲谎称买了一个书童,实际上是给自己买了一个小老婆(对于这个女人,母亲生前没有说过任何批评指责的话。纳妾的责任,主要在我父亲。她是个农村小姑娘,大概也没有念过几天书,和现在社会所谓的
“第三者”不一样。她是被动的,在破坏这个家庭上,她是没有责任的)。在旧社会,男人娶小老婆并不是一件稀罕的事,但母亲认为他作为一个共产党员,实在是不应该,并且是对她的一个侮辱。我母亲几次劝其悬崖勒马,改正错误,他始终不听,从此我母亲就没再回过这个家,而他也逐渐沉沦,遭到进步朋友的唾弃。因为在西安待不下去,他就回到老家蒲城,还一度参加国民党,担任蒲城县立中学校长。(据说在此期间,他也曾为党做过一些有益的事情)
陕西妇女界代表与丁玲(着军装)合影,丁玲右后方为韩雅兰,抗战初期摄于西安。
韩雅兰(右二)与杨玉珊(左一)、韩钝初(左二)、李馥清(中)、江隆基(右一)合影,20世纪 30年代摄于上海。
解放后,经过学习,他先在西安菊林中学任教员。 1952年冬,调华北行政委员会文教委员会任委员。 1954年,调任华北博览馆任副馆长,该馆撤销后,又调任天津市历史博物馆任副馆长。“文革”期间被遣返回农村老家。“文革”后一度担任县政协委员。 1987年冬因病去世,终年 92岁。
(韩蒲口述,孙思怡记录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