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简体版序

一切只是预演 作者:沈旭晖


《国际政治梦工场》系列的内地版能出版第二集,看似简单,其实也是一个困难的过程。虽然这系列在香港已出版五本作品,涵盖了150多部电影,但是要挑选其中篇目编成内地版,还得步步为营。这除了众所周知的原因,还基于内地读者对国际议题的理解,与香港读者有根本差异。例如一些与反恐相关的电影,内地关注的焦点往往是大国如何在情节当中角力,香港观众则习惯关注个人角色的影响,对非国家个体扮演重要角色较能接受。又如一些与颠覆传统历史观相关的电影,在香港一般不会引起争议,内地则较敏感。假如这本书能向内地朋友介绍港人的国际观,也是尽了血浓于水的责任。

不过无可置疑的是,国际关系和电影的互动,放在中国内地的大环境中,比香港更有研究的空间。我们经常以为西方社会很有国际视野,其实那是错觉:以美国为例,除了东岸的精英知识分子圈子,一般美国人的国际知识十分匮乏,不少人会问“香港在日本哪里”,也有不少美国人拒绝申请护照,一生也没有打算出国。相反近年中国的国际研究蓬勃发展,一些以国际新闻为主的媒体异军突起,成为畅销刊物,虽然内容的倾向性十分明显,但毕竟培养了关注国际事务的新一代。问题是这些评论大多偏向现实主义,斗争思想的痕迹较明显,这正提供了读者用电影修订其国际观的空间,因为如何通过话语权、身份认同影响国际政治,正是电影的功能所在,而所谓“建构主义”的传播,恰恰是内地朋友阅读国际关系时普遍忽略的一环。

另一个国际关系讨论在内地的特色,则是一般香港人难以理解的。去年笔者在出版社安排下,到北京进行了一些讲座,从内地学界、文化界朋友处得知,国际研究已被视为延伸阅读国内情况的“擦边球”,而通过电影讲国际关系,更是“边球”外的“边球”。这样“擦”过去,说不定擦出作者无心、读者有意的神来之笔。似乎这也是国际研究在内地忽然兴起的核心原因之一。

近年笔者接触的教育工作者很多,不少同事、前辈读过相关文章后,建议将方法论整理成教材,或用教育论文抛砖引玉。通过电影在课堂讲课,自然不算新鲜。但借电影融入国际关系、而成为独立方法论,却应有发展空间。假如有一天,“电影国际政治”能成为专门学科,有其独立教材,也可为我们的本业增添色彩。假如这系列能逐步落实上述目标,抛砖引玉,将会是我们无心插柳的意外收获。

沈旭晖

2011 年9 月19 日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