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写花一样笑着的文章 3

朝着阳光走去 作者:宁新路


我供职的报纸,有一次,也是创刊以来也许是唯一一次,写了某市的一篇批评报道,结果第二年订报时,不仅本市没订一份报纸,且连续好几年影响到全省订报,一年少订了好几千份,同时不接待本报记者采访,报社可谓损失惨重,赶紧给地方政府说好话修补关系,从此不再搞批评报道。这也不是一家报刊的遭遇,京城的大多报刊,都遭遇过这样的事情。市场不相信眼泪。政府是机关类报刊能够生存与否的大市场,得罪了这个市场,你的报刊我不订,有广告不给你投,你看着办。在选择报刊经济效益至上的今天,哪家政府报刊的老总对此都是明确的。文章得变成金钱,那就多说好听的,讨好更多的人,少骂人,不骂人。这也是诸多报刊办报的潜意识。

但也有一批热衷关注批评报道的报刊和记者,他们的眼睛盯的不是政府,而是企业。批评企业,不影响发行量,不得罪政府官员,而且会引来广告。有的记者写了企业批评报道,企业找上门,说好话投广告,反过来再报道企业的光彩;写了批评报道发给对方,对方如若不愿稿子见报,找报社和记者送“封口费”。这是某些报社和记者赚钱的绝招。

这样的损招,有脸面的报刊不会干。大报一般多采取讨好的方式赚钱。多说好话的报刊好办。可约各省省委书记、省长的署名文章,约市委书记、市长的署名文章。可约县委书记、县长的署名文章,放在头版配上彩色半身照,图文并茂见报。发完这一级领导的文章,再约省市县副书记、副市长、副县长的署名文章,放在头版配上彩色半身照,图文并茂见报。发完这一级领导的文章,可再约部长、厅长、局长、总经理、董事长的署名文章,配上彩色半身照,图文并茂见报……要不然就是赞扬有加的系列报道,一个接一个。报道不是冷静的面孔,一副讨好官员和有钱人的面孔,说得地方政府和企业美若鲜花,完美无缺。

我们在一些大报上,从一版到若干个版,可以常年看到这样的策划与署名文章。这些署名文章,讲的是准确的大话,官话,好听话,表述政绩的话,给上级领导讲的话。这类文章找不出任何问题,但让人感到报刊呈现的是一副讨好各方领导、老板的笑面孔。当然,这样笑面孔文章的后面,是广告费、版面费、赞助费和评奖费什么的。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