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时代下的婚姻选择(1)

春与秋的故事:郁达夫爱情志 作者:许凤才


郁达夫在故乡富阳县立高等小学堂读了三年的书,与赵莲仙、倩儿等新时代的妙龄少女暧昧三年,可谓风光无限;留学东洋的十年岁月里,他又大胆、热烈地不断追逐异国的少女,时时刻刻都能碰撞爱的火花,有意无意地演绎出了一幕幕充满青春,阳光和激情的男女间的“文明”戏剧。

是啊,郁达夫离开故乡到杭州读中学,以至后来赴日本求学,再归来服务故国故土,弹指一挥间,已有十余年的光阴了。这期间的经历,一方面使他大饱眼福,开阔了心胸,增长了见识,同时也让他伤痕累累,他希望有一处风和日丽的港湾来接纳他这艘疲惫不堪、千疮百孔的帆船。

终于有一天,他希冀的这片有着诗情画意的美丽港湾,悄然无声地出现在了他这艘航船的正前方,而且频频地向他呼唤。

这片能够让他休养生息,重振雄风,再度远航的港湾就是他的第一任夫人孙荃。

孙荃,原名兰坡,字潜媞,小郁达夫一岁,1897 年生于富阳县宵井镇一个颇有资产和地位的书香世家。

有关孙荃的家庭出身和人文背景,富阳籍学者蒋增福在《才女·贤妻·良母》一文中曾有过多方面的考证,他认为,在当时作为江南小县的农村,无论是站在哪个角度上来看,孙荃的娘家都可称得上是亦工亦商亦农的经济大户和诗书礼仪传家的“书香门第”。

孙荃的父亲孝贞先生,原也是个读书人,年轻时曾经寒窗苦读十数载,但因时运不济,屡进考场,屡次失败,十几年过去了,连半个秀才也没有捞到,一怒之下,遂抛开诗书,放弃功名利禄,固守田园,重振家业。

孙先生读过诗书,下过考场,脑子又灵光,思路开阔,做起“实业”来,有张有弛,条理清晰,很快便将“家业”提高到了一个新的层次。他先是经营毛竹生意,以后又办了小造纸厂,两者的收入都甚为可观,再加上祖上遗留下来的百亩上好水田可供出租,收入不菲。所以,在短短的几年时间里,其家境富裕,资产雄厚,地位显赫,在方圆数十里之内都是数得着的,说独占鳌头也不过分。他先后娶有两房妻室,生有两子三女。

孙先生的长子名灏,为已故前妻所生。用现代的眼光和标准来衡量,孙灏应属“残疾人”之列,他个子矮小,而且还有点驼背,其貌也略显丑陋。但是他的学问却很好,小小年纪便中了秀才,能诗能文,名扬一方。更难能可贵的是,他还有一手很高明的医术,医德也好,给人看病,不分贵贱,一律平等,本地人亲切地称他为“阿水先生”。

孙荃乃孙先生的续弦所生,与孙灏属同父异母的兄妹。她以下还有两个妹妹和一个弟弟。其弟孙锦川,和郁达夫一样,也曾留学日本,文墨相当好,回国后在政界、军界都干过,善交游,朋友很多,在富阳一带很有威望。

据蒋增福的《才女·贤妻·良母》回忆:“也曾听到过孙家的这位孙荃小姐对弟妹,她以大姐姐的身份很爱护;而她对那前母所生的兄长阿水先生则特别敬重。”

年少时,在父亲的教导下,孙荃读完了《三字经》《千字文》《小学集注》一类的启蒙书籍;年稍长,父亲又聘请了老塾师李宴春为她的家庭教师,指导她读女四书、《列女传》等古文典籍。这位李先生教学严肃认真,古文上也很有几分造诣,再加上孙荃的聪明勤学,使其十来岁时就能吟诵诗句了,有时还能与父亲、兄长以诗词唱和。在南国小镇中,可算得上是一个知书达理的好女子。

重要的一点是,在这样一个文化氛围浓重的家庭里成长,形成了孙荃沉着、内向、寡言的性格和温良恭俭让的美德。像她这样有地位有家产,又品性端正、才华出众的少女,待字闺中时,不可能不招来一班贵公子、阔少爷们的倾慕和追逐。登门求亲者,托人缔结良缘者,是你来我往,应接不暇。然而数年过去了,那么多的求亲追逐者,却没有一个能叩开她的心扉。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