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圣人形如丧家犬东奔西走,居陈国三年,夙兴夜寐,要让陈国大治,树立起一个仁义王国的典范。然而江南的吴国忽然与陈国打起来了。夫子只好再次仓皇出逃,一路上悲叹理想破灭:吴国和陈国讲好了互不侵犯的,殊不知毁约的速度比签约快十倍,唉,春秋无义战啊,一切用刀枪讲道理。
“真理在大炮的射程之内”,英国人用坚船利炮向清王朝“讲道理”。这几十年,美国人用航空母舰,用枯叶剂、贫铀弹、集束炸弹“讲道理”……
那春秋末年的孔夫子惊惶出陈国,松了一口气,依然向弟子们讲周礼。十余个弟子听讲,有两三个的精力不大集中了,宰我还打呵欠,掏鼻孔。子路叽叽咕咕,表情分明含了怒气。夫子佯装未见,继续宣扬了不起的尧舜之道。
子贡瞧着老师凹顶的大脑袋,忍不住抿嘴一笑。颜回端坐,子夏子张倾听。樊须挠痒痒。后来苏东坡拿樊须开玩笑:“小人繁(樊)须也。”
夫子路过蒲地(河南长垣),遭不讲礼的蒲人扣留,粗绳子套牢了粗脖子,四肢捆得严实,那形状就不只是丧家犬了,比落水狗还惨。子路骁勇,却不敌蜂拥而来的蒲人,子贡和颜回不会打架。宰我逃之夭夭。幸好公良孺率领几十个勇卒赶来,与蒲人大战,蒲人怯阵而走,公良孺才给可怜的老师松了绑。逃跑的宰我又溜回来,惴惴不安归队。
老师摸着勒疼的长胳膊,啥也不说。颜回开了口:“子曰: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子贡补充:“求仁而得仁。”子路闷声闷气。子路不惧打架,只怕跟错了老师……
孔子怀揣治国平天下的宏伟蓝图,走呀走呀,豪车变成破车,肥马骑成瘦马,浩荡的东风刮成萧瑟西风,“破帽遮颜过闹市,漏船载酒泛中流”(鲁迅)。
暮年的大贤依然锤炼着,大贤又去锤炼小贤……意志坚定:宁为丧家犬,不做豢养狗!
孔夫子奔七十岁的人了,想落叶归根,返回久违的鲁国。他从楚国前往蔡国,途中受到隐士长沮、桀溺的嘲笑。楚人唱凤歌讥讽他。又有扛锄头躬耕的老农,批评他的弟子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夫子站在田边默思良久,认为老农也是值得尊敬的隐士。
“子曰:吾不如老农,吾不如老圃(菜农)。”
然而圣人照样我行我素,瞄准形而上、形而中,拒绝了大多数形而下,远离早年熟悉的种种鄙事。君子一往无前,一条大道走到黑,充满了道路自信。
“朝闻道,夕死可矣。”
夫子偶尔也会发点牢骚:“道不行,乘桴浮于海!”
有一次,在陈、蔡两国的交界处,孔子被围困起来了。原来楚国的使臣要聘请孔子,陈国和蔡国不希望孔子辅佐楚君,于是合伙劫人质。而孔子在蔡国待了三年,不舍昼夜替蔡国谋划……为了国家利益,诸侯国抢人才不择手段,抢不了人才就困死人才。
孔夫子困于陈蔡,陈米糙米没得吃,菜也无盐也无,据说九天吃了三顿饭,人瘦了一大圈,形销骨立,大脑袋越发显得大而沉重,仿佛脖子撑不起。弟子们饿得东歪西倒,树皮草根扒光了,虫子鸟儿逃走了,半夜里无数的星星鬼眨眼。早晨,忽然来了一阵瓢泼大雨,露宿荒野的弟子们浑身湿透,狼狈惨了,一个个病倒呻吟。体弱的颜回连日感冒发烧,向来不愁美食的子贡吃草拉肚子,勇猛而憨直的子路啧有烦言,准备半夜敲门质问老师。“朽木不可雕也”的宰我索性装病,趁机闷头睡大觉。体能甚好的公良孺负责扒树皮,野地里冲进一头冲出一头……
《论语》:“(孔子)在陈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子路愠见,曰:‘君子亦有穷乎?’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穷:没办法。
子路后来战死沙场,死前犹正衣冠,微笑着面对乱剑砍来,视死如归。
君子处逆境依然是君子,小人没办法就开始乱来,此理古今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