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只是不喜欢随时说出她的需求,不喜欢成为别人的麻烦,不喜欢搅乱她那座自尊的城池。她崇尚的是独立与强者原则,却严重低估了在人际交往中满足他人“被需要”心理的重要性。她擅长清爽明朗的游戏规则,却忽略了爱情的入口是一个晦涩无序的迷宫,恰似人迷雾般的内心。
愿意“示弱”的人能得到更多关注,并不是只有在爱情里才会发生的事。“会哭的孩子有奶喝”,是一种生物进化的选择。在群居性物种中,大声表达需求的个体,更容易获得资源。雌鸟通过雏鸟的叫声大小来决定喂食的先后顺序;人类的父母总是更偏爱懂得撒娇的孩子。在强者眼里的“示弱”,在生物界中却恰恰是个体获取群体支持、极富生命力的体现。单打独斗反而显得过于自我、缺乏策略感和灵活性,给同类以距离感。
当然,在不同的社会文化中,独立性强的个体也会遭遇不同的待遇。美国文化是强者文化,他们影视作品里的主角,无论男女,都有强大的身心素质,他们最欣赏的爱情模式,是强者和强者的碰撞与结合,这个最典型的形象就是“史密斯夫妇”——强者才是爱情的宠儿。而东方文化则强调人与人之间的依赖性,甚至害怕“个人主义”的萌芽,在这种文化里面,一个自我意识强的人(特别是女人),就像一只混入狗族的猫,格格不入。
一个女人要为自己的坚强感到抱歉吗?当然不必要。我唯一担心的是,那些坚强的女人,是失去了自然表达情感的能力,失去了柔软和撒娇的能力。即使她们深爱一个人,也难以突破僵硬克制的盔甲,这会使她们永远与一份幸福的亲密关系绝缘。这种情况并不罕见,需要她们非常细微的自省和观察,来辨别“坚强”与“僵硬”之间的区别。
最好的爱情,是敢于保持自我的独立性,又敢于放下防御柔软下来——当然这大多是理想状态。独立与亲密,这种矛盾往往会贯穿一个人的一生,除非他/她彻底放弃了对自我和爱情的追求。如果两者都想要,就不可避免地要经历不断调试与平衡的挑战。
人是需要“被需要”的,即使是女人,也会对男人的撒娇失去抵抗力,心生温柔;可是这并不代表,为了满足对方“被需要”的需求,就要让渡和隐藏自己看重的东西。明明是大女人,却要硬生生装成小女生,也是别扭得很。再说,谁说大女人就没有天真烂漫的一面呢?没有什么策略比得上真实与坦诚更能收获一段高质量的爱情。
我不知道有多少女人还会听到“你比她坚强,她更需要我”这样的话,绕了半天,再仔细思量,这句话和男人听到的“你人太好,所以我选择了他”一样,还是不爱的托词,无关“坚强”与“好”的罪。如果你坚强,就继续坚强,真正喜欢你的人,会在你哪怕如钢铁般的意志之中,也能发现柔软脆弱的缝隙,撒下呵护与温柔的种子(这世上哪有三百六十度无死角坚强的人呢)。当然,既然你是一个坚强的人,也就不怕去学习爱,不怕去打碎可能存在的“僵硬”的面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