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陶渊明的人生态度及文化渊源(21)

无官一身轻,谁解陶渊明? 作者:戴建业


人生的第一要务就是“衣食”,而“衣食”之谋首在躬耕,“孰是都不营”会使身心不得安宁。谭元春说“每诵老陶真实本分语,觉不事生产人,反是俗根未脱,故作清态”。对力田耕作这种“真实本分”的体悟使诗人不惧四体疲劳,不辞田家辛苦,不避霜露严寒。勤劳和汗水换来了他那种踏实的生命感,看他“盥濯息檐下”时神情如此安详,“斗酒散襟颜”时心境那样舒坦,因此钟惺在《古诗》卷九中说:“陶公山水朋友诗文之乐,即从田园耕凿一段忧勤中讨出。”此诗虽句句不离耕作衣食之忧,却字字逸出自在坦然之乐。《丙辰岁八月中于下潠田舍获》同样也表现了这种忧乐圆融的精神境界:

贫居依稼穑,戮力东林隈。不言春作苦,常恐负所怀。司田眷有秋,寄声与我谐。饥者欢初饱,束带候鸣鸡。扬楫越平湖,泛随清壑回。郁郁荒山里,猿声闲且哀。悲风爱静夜,林鸟喜晨开。曰余作此来,三四星火颓。姿年逝已老,其事未云乖。遥谢荷蓧翁,聊得从君栖。

“贫居”不得不“依稼穑”为生,但“依稼穑”又不能救“贫”。尽管他及时力田不误“春作”,可仍难免“旧谷既没,新谷未登”的饥乏(《有会而作》)。不过,陶渊明对这一切并不在意,看他“饥者欢初饱,束带候鸣鸡”的劲儿,简直抑制不住对新谷登场的喜悦和期盼;“扬楫越平湖,泛随清壑回”,他此时的心情也和“清壑”中的小舟一样轻快;“悲风爱静夜,林鸟喜晨开”,从这些喜气流溢的诗句中不难想象诗人的兴奋。他归田躬耕至此已有12个年头了,虽然这十几年里没少受饥寒之苦,虽然他如今“姿年逝已老”,可他一直没有间断过田园耕作,并乐意以躬耕终老。明代谭元春称这首收稻的农耕诗“无一字不怡然自得”。躬耕真正给他的人生带来了充实与快乐。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