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家世与教育(1)

宋家客厅:从钱锺书到张爱玲 作者:宋以朗 著 陈晓勤


我的祖父是宋春舫(1892—1938),浙江吴兴人。他是中国早期现代戏剧理论家,藏书家,中国海洋科学的先驱。我们不妨由他的家世和教育讲起吧。

父亲对我说,宋家和清末光绪帝原来也有些渊源。光绪最宠爱珍妃和瑾妃两姐妹,特许她们的一个哥哥在上海办白鸽票,那是一种古老的彩票。父亲没有告诉我那位哥哥是谁,但他曾经跟我姐姐提过。当然,她早忘记了。幸好他当年一边说故事,一边画了一个家族表,上面写着:“唐志锐—珍妃、瑾妃之兄。”查一查资料,这位志锐姓他他拉氏,隶满洲正红旗,是瑾妃、珍妃的堂兄。父亲又对我说,志锐工作繁重,便委任一个徐姓汉人打理。徐某只要上缴某个固定金额就可以了,至于他自己赚了多少,没有人知道。

这徐某的女儿徐碧云,结果嫁给了我的曾祖父宋季生。根据我父亲当年画的家族表,宋季生排行最小,有两个哥哥,是英国中孚洋行的买办,可见他的教育程度不低。我父亲和叔父宋希跟曾祖父住过一段日子。父亲告诉我曾祖父的某些生活习惯,例如吃西式早餐时,小孩子只能吃白面包,而曾祖父自己则有“私家”牛油,更这样辩解:“小孩子吃牛油对身体不好。”其实宋家颇为富有,不必为一点牛油斤斤计较,曾祖父未免太吝啬了。

关于曾祖父的事,我父亲在一篇介绍我祖父生平的文章中提过。这篇简介大概是应一位来信者的要求而写的,我只有影印本,也不清楚是写给谁的。根据这篇文章,曾祖父幼年随父母及二兄自吴兴 “逃长毛(太平军) ”而至上海,随后定居。曾祖父通文墨,稍谙英文,从商。曾祖母徐碧云出身海宁世家(在上海提倡昆曲的徐凌云为其堂弟),和王国维家为近亲。王国维逝世后,其兄王国华整理出版《海宁王静安先生遗书》,请祖父宋春舫作序,他在序中称王国维为表兄。王国维和宋春舫是不是真的表兄弟,我也不太确定,从这篇序中可以看出祖父和王国维本人并没有太亲密的关系,只是和王国华交往较多。

曾祖母是富家女,通诗书,对独子管教甚严,还聘了吴兴宿儒郁颖芙为我祖父的老师。清末,祖父前往吴兴(原籍)参加了清朝最后一次童子试。据我父亲说,祖父当时身材矮小,无法跨过考场的高门槛,要用人扶持才能进场。父亲在纪念宋春舫逝世两周年的文章《两周年祭》(见《戏剧艺术》1940年9月10日,二卷八、九期)中说:“他十三岁考上秀才,非但使祖父祖母觉得骄傲,而且也是使我们小时候神往的事情之一。现在我们还保存着一张他穿上秀才衣服的照像。”可惜现在这张照片已经找不到了。另外我想补充一点,清朝最后一次童子试是在1904年,按今天计算年龄的准则,祖父中秀才时其实只有十二岁。

祖父曾跟我父亲提及他学习拉丁文的事,此事鲜为人知,我也是看了父亲那篇生平简介才知道的。原来祖父中秀才后,大概也是出于曾祖母的主意,曾勤读拉丁文七年,能背诵恺撒的《高卢战记》,详细学习情形不详。我父亲猜测,由1905年算起,至1912年去欧,前后共七年,似乎是由上海通晓拉丁文的天主教神职人士所授,所以日后在日内瓦大学习法文、意大利文,再习西班牙文、罗马尼亚文均毫无困难。

中秀才后,祖父在他母亲的督导下,也开始学习现代以及西洋课程,除了拉丁文外,还学习英文。1910年,他入读上海圣约翰大学,这是美国人办的教会学校。当时全校英文第一名是宋子文(其父宋嘉澍是传教士,大姐是宋霭龄,二姐是宋庆龄,妹妹为宋美龄),而中文第一名是宋春舫,并称“两宋”。

当年宋家富有,源于两段婚姻:一是曾祖父宋季生娶了徐碧云,二是祖父宋春舫娶了朱伦华。根据我父亲画的家族表,朱伦华的父亲朱鉴堂是德资礼和洋行的买办,跟瑾妃、珍妃的堂兄唐志锐是结拜兄弟,所以志锐就是我祖母的谊父。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