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导言:中国经验的代际差异(2)

我们经验里的时代 作者:孔见 王雁翎


大时代的投奔与扑空

“50后”无疑是当代生活中最具沧桑感的一代。他们与共和国一起诞生,完整地经历了人类有史以来最大的一次乌托邦运动,包括它的流产及其之后的转向易轨,还有伴随这个过程的思想的纷争、个性的解放等精神领域的分化与裂变。

众所周知,“50后”和紧随其后的“60后”,是在一种神话般的宏大历史叙事中开始自己的生活的。人作为生活个体存在的事实,一开始并没有得到承认,人性的开展与完成也不能成为生活的方向。他们背负着解放全人类的责任,渴望投奔历史现场,承担建设一个完美社会的神圣使命。他们的个人生活与历史之间没有间隙,他们自觉或不自觉地随着时代的战车前行。也就是说,他们的个人生活被并入了历史的逻辑——一个无上光荣的梦想之中。他们没有自在的价值分量,他们必须以生命之轻来背负历史之重,才能获得存在的理由,克服个体的微不足道。而且,他们是在物质条件与自由度极其匮乏之下,来承担如此沉重的背负的。包括性在内的生理饥饿,使他们的身体一直处于贫困状态,而在高度专政和道德高压之下,他们的生活,包括精神生活,几乎谈不上有什么自由,任何个人情欲的保留与表达,都被视为妖孽加以追杀讨伐。

如果那个无上光荣的梦想,在他们生命终结之前仍然在持续,那个美妙的空中花园仍然香飘四海,那么,他们的人生仍然可以说是圆满的、幸福的、富有慰藉感的。但事实上,当历史战车冲上了悬崖峭壁,在进入而立之年的时候他们扑空了,那个笼罩在艰辛生活之上的彩虹消失在地平线的尽头。于是,他们开始祛圣还俗,回到利益关系极其逼真的现实,重新寻找生命的起点与支点。原本彼此相近的人生轨迹开始分叉并且不断拐转,内心的情感与思想也不断分化。在不惑乃至天命之年,他们被抛入一个资本积累的残酷过程,一个人面对人像狼一样的90年代。

“50后”完整地经历了当代社会转折的全过程,他们经历了集体主义“一大二公”的生活,也经历了意识形态高压和十分严苛的阶级专政,还经历了因饥饿与政治迫害导致的人道主义灾难,更经历了不完善的市场体制中人与人之间的恶性竞争;他们经历了人性最压抑的时期,也经历了人性最放浪的时期;他们经历了最罗曼蒂克的理想主义,也经历了最世俗化的琐碎的现实主义;他们经历了农业社会、工业社会与后工业社会的转变……总之,他们具有极其丰富的人生阅历与精神跨度,只是缺少提炼自己经验所必需的学养。韩少功的《日月书》记录了这一代人的心路历程,包括他们在后“文革”时代的命运分化与精神裂变。

“60后”尾随着“50后”,他们的人生阅历与后者相当,只是版本不那么完整。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