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人与事:一段精神历程(2)

我们经验里的时代 作者:孔见 王雁翎


深入“虎穴”的舌战

为了加强思想的交流和碰撞,我决定与对立派最优秀的理论家们对话——他们是S校某个战斗队的成员。那时候,一些大学高才生不一定是群众组织的头面人物(比如因为家庭出身问题不宜挂帅),他们就形成了类似高级智囊团的圈子。我要找的就是这样一些人。

周围的人听说我们准备去S校,很担忧,纷纷劝阻。当时武斗中双方都有点儿杀红了眼,S校的理论大楼据说是一个武斗据点,被我们这派的人称为“盖世太保大楼”。据说外省与我们观点相同的某一派被打垮后,一些武斗高手窜到Z市,策划了一次行动,穿上军装,开着摩托,冒充警备司令部军官到S校,谎称接他们的头头去开会,直到上车的最后一刻,阴谋才被识破,一次传奇性的绑架遂告失败。这个故事也许不那么真实,但在我派人员心目中,S校一定是戒备森严、阴森可怖。

接待我们的是化学系一位高才生,曾是校游泳队队员,百米蛙泳冠军。我对这种人相当看重,我们信奉毛泽东青少年时的座右铭“野蛮其体魄,文明其精神”,希望自己的对话者,都有“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的气概。这个人开始似乎没有把我们这群中学生放在眼里,企图开导我们,搞策反。我心中暗自生气,一旦抓住发言机会,便滔滔不绝地向他阐明我们的观点。我们是有备而来,很多问题他明显没有想过,只见他不断地皱眉蹙额,起初居高临下的气势全没有了。

第二次对话,对方显然派出了空前强大的阵容,有五六个大学生等着我们,一见面就发起了凌厉的反击。这次轮到我张口结舌,感到力不从心了。与我们强调“无产阶级专政”的中心论点不同,他们的核心思想是“继续革命”。双方你来我往唇枪舌剑,具体内容已无法复述,但迸溅的思想火花,其耀眼而多彩的感觉至今没有消失。再经过一两次拉锯战,双方一致同意,在对于“无产阶级专政条件下继续革命”的理解上,各方侧重点有不同,继续探讨和交流是有益的。

在这种交往中,我和该校数学系学生萧成了好友,友谊持续到现在。萧身材高大,浓眉大眼,声若洪钟,是学校长跑冠军和排球队队员。与我们交谈时,他常着运动短裤、背心,赤脚,风度全不落俗。他思维严密,气质超脱,最善于从问题的纠缠中抽身而出,专注于论述中隐藏着的前提和预设。他影响我,在关注政治和社会问题的同时,也要在自然科学上下功夫。我们一起阅读和讨论的书有牛顿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达尔文的《一个自然科学家在贝格尔舰上的环球旅行记》、林赛和马根脑的《物理学的基础》。后来我和他一起自学数理逻辑,我们经常发出感慨,只知“诗书礼乐”的中国式文人要在思想领域有所建树,是先天不足的,与科学和理性精神的隔膜,犹如儿童发育过程中的严重缺钙。

萧借给我一本怀特编的《分析的时代——二十世纪的哲学家》,我爱不释手。我后来考取了此书主译杜任之先生的研究生。此书编者称摩尔为“哲学家的哲学家”,称怀特海“是一位试图在狮子自己的鬃毛竖立的兽穴中捋住唯智主义、唯物主义及实证主义的狮子的胡子的英勇思想家”,还把维特根斯坦的教学法比作禅宗大师的棒喝,把他的教学效果比作禅宗僧人所说的超脱经验的顿悟,这些都使我感到新鲜和刺激。但萧也有一点使我暗中不满,他宁愿将此书长期借给他当时的女朋友——一个初二的学生,而害得我用一个笔记本抄录此书主要内容。相比而言,另一个朋友就慷慨得多,他见我对他的《西方名著提要(哲学、社会科学部分)》十分喜爱,就送给了我,还说:“宝剑赠英雄!”从萧的行为中我悟出一个道理:一个再理智和有思想的人,处在爱情状态也是盲目的。后来的事实证明,他对小姑娘的拔苗助长并未成功。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