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70年代的散兵游勇(13)

我们经验里的时代 作者:孔见 王雁翎


终于有一天,我鼓起勇气,把我的想法跟团里的一个编剧谈了,那人听了哈哈大笑,我被他笑得莫名其妙。等笑够了,他才说,小蒋,你大概还完全不明白剧本的创作规律,这里边必须有革命斗争的精神内涵、英雄人物的光辉形象,还得有跟英雄对立的反动派,你这里边呢?有什么?谁是英雄,谁是对立面?这怎么可以写成剧本呢?我被他说得无地自容,承认自己对写剧本一窍不通。编剧又给我做了一番革命戏剧“三突出”原则的启蒙,我心不在焉地听着,也不知他在说些啥。

我最初的文学创作冲动,就这样被编剧的一通笑谈给奚落得烟消云散,当编剧的野心也随之云散烟消。我又回到了练功、上课、跑龙套的日子里去。在此期间,剧团的领导班子做了些调整,由单纯以军代表为核心,改为军代表和业务人员相结合的模式。“文革”前有名望的演员们又有了一席之地,湖南省话剧团名演员叶向云,此时也从下放地调了回来,担任业务团长。我把这件事当成一个好消息,飞快地报告了还在家中等待党组织结论的父亲。结果又一次燃起了我父亲把我调出话剧团的希望,因为在此之前,以他的身份根本无法跟军代表对话,可现在的叶团长怎么着也是“文革”前的老熟人。于是,父亲开始给叶团长写信,一次次表达他希望我继续回学校读书的愿望。叶团长拿着父亲的信,征求我的意见,说,你父亲认为一个孩子连高中都不能读完,是做父母的失职,这话说得很重哩。我心想,你叶团长就是演员出身,他总不能跟你说一个孩子学生不当当戏子,是做父母的失职吧?我当时已经感到自己当演员当不好,当编剧又当不了,也就动了回校念书的心。

于是,在进了剧团将近两年之后,我拿着一封介绍信走进长沙市教育局,要求回校读高中。那个坐在办公桌后边的中年男人,似乎对我这个奇怪的举动既不理解,也不支持。他冷淡地问我,你在剧团玩了两年,还有心思读书吗?这个“玩”字让我听着很刺耳,马上顶了他一句,不是玩了两年,是工作了两年。这种态度显然让对方不快,他歪着头想了一想,给我出了一个难题,说,市里的高中班插不进去了,你要真想读书,只能去二中的路口分校,那儿离长沙市有一百多里,你愿意吗?我明知他要为难我,又不愿意求他,就硬着头皮说,去就去。那人说,你还蛮犟哒。我不理他,直直地看着他,等他转开介绍信。那人见我这副模样,也就不再说什么,拿起笔在我的介绍信上批了几个字,又拿起一个红色印章,按了印泥,重重地盖在那行字上。

我的人生道路,从此又一次改变。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