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旅居海外,且数易居所,并未保持书写日记等习惯,幸得妻子相助,一同收集散逸四处的旧日资料,只是终究难免耗费时日。好容易尘埃落定,《我的履历表》(即《挑战极限》日文版,下同)终于大功告成,我也得以获此良机,回顾此80余年之人生历程。这一生,总算可以说是凭借一己之力,揭开了自己人生之戏的帷幕,并一路披荆斩棘,开拓行来。这一生,借用克拉克博士的话,或许称得上是“野心勃勃”的一生。
思来想去,追忆往昔,想我自年少时就对这与生俱来的才能倍加珍重,小心培育,终于得以在社会上获得最大限度的发挥。往事种种,不禁历历在目。自己的将来,自己做主。所谓人生,说到底,无非是一场自己参演其中的戏剧而已。诚然,我们都难逃外部因素的局限,因而这出人生之戏总不免是要随机应变的。正如《我的履历表》所述,某些时刻,须得为打通路径而奋起抗争,而戏剧的舞台也不得不逐一转换,从神户至东京,进而飞越大洋,来到纽约。这期间,为使自己的才能得为所用,需要直面世间种种阻碍,想来这也称得上是“挑战自身极限的青春时代”吧。本书对我自己获得诺贝尔奖项之前的人生详加叙述,着墨之多远胜于这之后的人生经历,从结果来看,也是对年轻时代的强调。
在自己这出人生之戏中,经验告诉我,应趁着年轻之际尽早“自立”成角,这是“成事”之秘诀所在。翻阅《论语》,2 500年前,孔子有言:“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圣人能在30岁时独立,想来也是其得以收获伟大业绩的理由之一吧。爱因斯坦从苏黎世工业大学毕业之后,没有获得在教授手下听差的机会。这却反而成就了他在1905年,年仅26岁就以三篇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论文完成了他的华丽“自立”。我也可算是在创造江崎二极管的32岁时完成了“自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