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十分平坦的道路上,看着两侧各色的灯光闪烁,这是旅游区该有的背景,但是我却又像少了一点什么。但是少了什么,我还说不出。
穿过人群,继续向前,快到街尾的地方,我眼前一亮。一家叫做“阿嬷の天灯”的小店进入了我的视线。这家店的门面不大,店门口挂着彩绘的招牌,大门是普通家庭的木质门,窗子也是红漆木制,屋子里面有温暖的光线和悬挂在屋顶的纸质天灯,店内的四壁排着或者挂着各式天灯形状的工艺品,右手边的墙被照片贴得满满当当,照片的旁边以及大门正对着的墙上是中、英、日三种语言的简介,一道木制楼梯后面,有一个延生进去的房间,房间里坐着几个中年人在聊天,他们后面堆着很多彩色的纸和已经完成的天灯。店面虽小但是吸睛的亮点太多太多,而我的目光最后却停在了一个人身上,一位身高大约一米二的老奶奶,她就是这家店的老板,“阿嬷の天灯”的阿嬷。
阿嬷一头银灰的短发,身体硬朗,行动起来也很快,在店里店外忙个不停,没有一刻空闲下来,完全看不出她已经高龄八十三。我走进店里,阿嬷热情地招呼我,我将店内的天灯挂饰一个一个的看过去。突然听到外面巨大的响声和地面的震动,是火车来了,时间已经到了下午六点二十分,店内的客人一下子都不见了,大家赶着这班火车回台北了。
这之后店内只剩下了我和同行的朋友。我十分好奇地看着向在内屋里聊天的几个中年人,他们看到我后问我有什么事,我突然被问到,有点手足无措,支吾了一下说道,哪位是老板?
他们听了笑起来,招呼我进去跟他们坐到一起,没有回答我的问题,闲聊两句后,发现我不是台湾人,反而开始问我各种问题。诸如:你来自哪一省的?怎么会想来台湾读书?在台湾适应与否?这些问题我在这个岛上已经回答过无数次,于是也就按照标准答案作答。在通过第一轮问答之后,提问权反转到我这里。我问的问题很简单,他们肯定也回答过无数次。诸如:这里为什么是天灯的故乡?为什么想要做天灯?天灯是怎么制作的?
一位穿着羽绒服和蓝白拖台湾很普遍的一种拖鞋,蓝色和白色相间。是台湾乡土的代表,一度也成为台湾脚踏实地并经济的象征。蓝白拖主要是男生在穿,女生款主要是红白色。 ,脸色黝黑的大哥听罢问题,开始讲故事。
天灯是从大陆传过来的,最早的发明者是诸葛孔明,当时为作战所用。明末清初时传入台湾,当时还有日本倭寇来犯,老百姓在海盗来袭时就躲入山中,海盗走后就释放天灯,告诉十里八乡,现在已经安全了。天灯顺着淡水河口一路上来,传入十分这里。当时的天灯和现在在十分看到的天灯相比,最大的区别在于大小尺寸和飞起的高度远近。当然,当我和这位脸色黝黑的大哥相熟之后,他嘿嘿笑着对我说,以上的这些传说,真的就只是传说。
老一辈人将释放天灯作为一个传统习俗,每年都在元宵节释放。在这几个中年人的儿时记忆里,天灯从来都是小小一个,只有二三十公尺。那时候的简易版天灯是用报纸糊起来的,亮光微弱,飞不高也飞不远,点燃后,像只浮在空中的水母。在孩子们眼中,不够大不够高不够远的天灯简直逊毙了,终于在他们成为血气方刚的小伙子后,他们决定要做点什么。于是在27年前,四个年轻人,带着对于传统习俗与记忆的责任感和一定要做的让老人家们惊异的志气开始了对于天灯的重整改造,他们立志要把十分的天灯做漂亮了,让它能飞到更远更远的地方,让更多更多的人将放天灯作为自己生活中的传统习俗。
然而,改造工作漫长而艰辛。前后一共历时三年左右,他们尝试了几百种尺寸和切角,用了十几种不同的燃料,最后才确定了十分天灯今天高四尺宽两尺半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