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里收集的,是我十年以来所写的部分美食专栏文章。
十年前,我有幸结识了一群有趣的人,这些人职业各自不同,却都很孤傲,他们因为英特网相识,每周少则一次,多则四五次聚餐,漫无边际地探讨人生到深夜。我因为粗通些饮食常识,并且对北京的美食分布比较熟悉,能够迅速找到性价比合适同时风味相对独特的餐馆,甚至还能根据大家的不同需求像模像样地点上一桌菜,于是当即被发展成他们中的一员。这个后来被称为“老男人饭局”的组织,人员非常固定,大都是六七十年代生人,我在里面算是年长的。
当时正是博客风行的年代,老男人们除我之外几乎个个都是著名博主,都能写出有趣同时意味深长的文字。完全是为了不被大家嫌弃,我也在MSN spaces上开了自己的空间(后转至牛博网),记录饭局上的趣事。没想到过了一段时间居然有媒体开始联系约稿,我从此开始写作美食专栏,最多甚至同时为几家杂志写稿,直到几年前我开始在央视纪录频道工作,专栏才渐渐少了下来。可以说,我美食专栏的起点是“老男人饭局”。
今天博客时代已成往事,当年饭局上的过气网红,老六、王小峰、王小山、杨葵、牟森、罗永浩、土摩托、全勇先……都在各自的领域做得很出色,也很忙,如今再想把他们聚在一起已经非常困难,这更衬托出当年高频次聚会畅饮的美好。美食是区分人和动物的标签之一,美食离不开人,一方面绝大部分美食饱含着人的智慧创造,另一方面只有在分享交流的环境里美食才能彰显最诱人的一面。人是以食物分类的,我说的这种分类,不仅是社会阶层的分类,也是性格气质的分类。偶尔参加所谓“美食品鉴”活动,在泛仪式化的氛围里,我常常如坐针毡,脸盲症加社交恐惧会让美食变得味同嚼蜡;而与朋友在一起,却总是“有情饮水饱”,所谓酒逢知己千杯少。因此,我开始一直想用“最好吃的是人”作为书的标题,也为了怀念那段美好的饭局岁月,用老六的话形容,“你带来欢笑,我有幸得到。”这也是美食的真谛。
我的本行是做电视节目,因为工作的缘故,与蔡澜和沈宏非两位先生相熟,此前我是他们美食专栏的忠实读者。蔡生在享用食物方面体现出的豁达生活态度和永无止境的好奇心,沈爷广博的知识积累和举重若轻的表达方式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让我受益匪浅。以至于在整理专栏文章时,我不得不删去了多处他们二人的“语录”。当然,二位的美食理念,不仅仅影响到我的文字,后来为大家熟知的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系列中,许多食物的调性选择与视觉展示灵感,也来自蔡澜和沈宏非的教诲。
我喜欢吃,也经常在享受美食的过程中有些小小的感悟,但写作不是我的长项。所以应该感谢领我入专栏行的李多钰女士,是她当年给了我写作的自信以及贴补家用的稿酬。感谢陈迁竹、蔡一玛、李妮、周周、吴金等等专栏编辑老师,没有他们深更半夜不厌其烦百折不挠的催促,这些文字不可能出现在这里。我是个懒人,写字非常慢也疏于动笔,很多体会和灵感往往存在脑际,不久就会随着时间烟消云散了。如果大家能够在这些专栏里找到和后来的电视节目的某种关联,那就更要感谢这些编辑,谢谢他们强迫我留下这些关于食物和人、食物和家、食物和乡愁的记录。同时我要感谢所有参与《舌尖上的中国》创作的主创人员和顾问老师。感谢沈宏非老师为我写的序言,感谢大菜精彩的插画以及好友杨葵题写的书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