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5年 12月 9日,在中共北平临时工作委员会的领导下,六千多名北平爱国学生举行声势浩大的抗日救国示威游行,遭到反动军警镇压,三十多人被捕,数百人受伤。这就是震惊全国的“一二 ·九”运动。次年初,“平津学生南下扩大宣传团”分批南下,突破重重阻挠抵达保定。南下宣传团后更名为“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简称“民先”),转变为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团体。接应平津学生南下宣传团的保定涿县城内高小老师、共产党员黄雨秋,成为第一批“民先”队员。
黄雨秋与英儿二哥是保二师的同学,两个人是非常要好的朋友,共同参加过“保二师学潮”。在保定,黄先生想起了牺牲好友的妹妹王桂英,那个小名叫英儿的聪明小姑娘。他特意到省府前街八号院来探望。
此时桂英已出落成十四五岁的婷婷少女了,但她的情绪非常低落。二哥的逝去,让她曾经看到那个理想如太阳般地沉入西山再未升起。她只能在黑暗中苦苦等待与思索,没有人能够帮助她。她悲愤地看到,在华北告急、国难当头之际,国民党当局却对学生们大搞“奴化教育”。校舍楼顶的国旗被降了下来,礼堂墙壁上孙中山先生的遗像也不见了。拿到手里的新教科书换了模样,少了“抗日”的字样,却增添了令人乏味的读经课。
共产党员黄雨秋的到来,让苦闷中的桂英萌生了新的希望。黄先生正在联络很多当年闹学潮的同学加入新成立的“民先”组织,也联络到了桂英,桂英毫不犹豫就参加了这个组织。她相信二哥,也相信这位曾与二哥并肩战斗的黄老师。
成为“民先”组织的一员后,桂英感觉与二哥的那个红色信仰大大接近了,就像换了一个人。黄雨秋经常找她聊天,从思想上关心和引导着她。她又源源不断读到了红色书籍,逐渐进入了那个理想世界,她听说西北有一个叫延安的地方,女人可以当兵受训,到处飘扬着鲜红的旗子。她决心像二哥及他的战友们一样,担当起挽救民族危亡的重任。
1937年 7月 7日,北平近郊的卢沟桥响起日军轰轰的炮声,宋哲元领导的二十九军奋起抵抗,中国抗战由此全面爆发。 7月 20日,保定成立抗敌后援会,黄雨秋等一些共产党员和“民先”队员参与其中。抗敌后援会组织学生和民工为前方将士运送弹药、给养,抢运、救助伤兵。桂英的学校已经停课,学校成了临时伤兵医院。礼堂、教室、图书馆,以及沿楼廊下,所有能住人的地方都塞满了伤兵。桂英和一些同学,在抗敌救援会领导下做伤兵护理工作。
随着卢沟桥失守,平津沦陷,敌机开始轰炸保定城。民众仓皇逃难,国民党溃兵趁乱洗劫了一些卖场。有汉奸为敌机打信号,被中国守军捉住,人头被挂上城门口示众。
桂英的父亲准备带领全家到乡下老家避难,桂英却极不情愿。她不愿意做“亡国奴”。桂英想去延安,于是拎着一个小皮箱,态度坚决地对父亲说:“我要走。”父亲也是一脸的固执,没好气地问她:“到哪儿去呢? ”父亲要桂英一起逃往乡下,桂英坚决不从,父女大吵一架。这时十几架敌机在城市上空盘旋,外面响起了刺耳的防空警报。父亲一把将小皮箱抢了过来,以近乎哀求的语气对女儿说:“要死,一家人死在一块儿!”但桂英仍然激烈地争辩着,坚决不从。最后,父亲不得不折中,同意女儿暂时在学校里护理伤兵。桂英一赌气住到学校,不再听父亲和继母的唠叨了。
在伤兵医院,桂英拼命地工作,每天累得直不起腰来。她给伤兵包扎、换药,喂水喂饭,洗那些发了臭的染血的衣服。伤兵很多,而当时缺医少药,救护条件很差。伤兵们大多躺在地上,有的连一张床板也没有。时逢炎夏,很多伤兵伤口感染化脓,经常可以从伤兵伤口夹出一个个白蛆来。一些伤兵情绪冲动,有的对医护人员骂骂咧咧,有的哭闹不止,悲观失望。桂英和同学们尽力安慰他们,每天帮伤兵写家信,给伤兵们打气,宣传中国抗战一定会胜利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