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五、大江南北 1

三个新四军女兵的多彩人生 作者:叶葳葳 陈丹淮


战地服务团从皖南军部调到江南指挥部,王于畊担任民运工作队长。她直接受到陈毅的言传身教,懂得了统战策略,领导农民与大地主“李老板”斗智斗勇。在敌伪几道封锁线和密布据点的“梅花桩”中穿行,直面血雨腥风,女兵李珉胸部中弹,躺倒在队长王于畊的怀里。“革命流血不流泪”——李珉最后时刻留下的这句话,让王于畊铭记终生。黄桥决战,王于畊参与创作了“黄桥烧饼歌”,并机智地给顽军布下迷局……

在斗争中掌握政策

1940年 4月初,战地服务团的主要部分,由团长朱克靖、副团长谢云晖率领,从皖南军部调到江南指挥部,归由陈毅总指挥领导。全团百余人编为剧团和民运工作队两个部分。王于畊被任命为民运工作队队长。

王于畊随服务团大队人马连续几天行军,才抵达江南指挥部所在的溧阳县茅山脚下的水西村。江南正值春光如锦、菜花飘香的季节。可王于畊一到水西就带领民运队员在指挥部周围的竹箦桥、安中里一带开展工作。在这儿她又幸运地得到了另一位人生导师陈毅的谆谆教诲。

江南茅山地区是炮火连天的抗战前线,敌我力量交织,各种矛盾错综复杂。民运工作队下去工作之前,朱克靖团长特请陈毅司令员来跟王于畊一行讲讲形势和任务。陈司令为人随和,言语风趣。大家围坐在他身边,听他摆“龙门阵”。陈司令说:“这里有日军、汪伪、国民党顽固派冷欣部等不同势力,他们对新四军形成了夹击态势。我军坚决打鬼子,搞统战,团结人民,赢得了包括上层人士在内的江南广大群众的拥护。地主绅士也反对内战,赞扬我们联合抗日的主张,这是大局。”陈毅还谈到了当地老百姓的习俗和生活状况,指出眼下是春荒,群众生活很困难。工作队员下去后,除了继续巩固发展已有的群众组织外,主要要帮助群众解决春荒的困难。

王于畊率民运队员一进入安中里一带的村庄就感觉到,这里的春荒确实很严重。这里土地集中,佃农、雇农多。贫困户大多是从江北移来的农民,家家孩子老人面黄肌瘦,下地干活的男女劳力都饥肠辘辘,不得不把裤带扎得紧紧的。

这里有一个大地主,人称李老板,家有千亩良田,周围几个村子的人家多是他的佃户。此人在溧阳一带颇有势力,经常自由出入国民党的江南行署,能与冷欣的三战区指挥部说上话。新四军来到这里后,他与陈毅司令也有交往,曾为新四军讲过公道话。

农抗会队员向王于畊反映,因春荒严重,他们曾与李大地主商量借粮救荒,可他家即使谷烂陈仓也不借,大家都很气愤。王于畊率队员们来到这个大地主家,对他好言相劝,讲了一番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吃饱肚子打鬼子保家乡的大道理。可他根本没把眼前的这个年轻的民运队长放在眼里,说什么:“姑娘,你不懂,这些泥腿子们有的吃。再说,我也无存粮。”他对借粮的要求婉言拒绝后,又岔开话题,打听起王于畊的家世来。

王于畊紧咬下唇,强抑愤恨离开了地主家。

几天后,李老板趁夜从屋后的河道往伪军占领城里偷运十几船稻谷时,被农抗会队员将船截住。几十名农抗会员闯到李老板家,冲他怒喊:“不准你运粮资敌! ”“运粮资敌就是汉奸!”李老板却百般辩解说这些稻谷是运进城碾米的,米碾好后还要运回来。农民们不放船走,双方相持到天亮,李老板与农抗会人员相互推搡着,直奔三里外的水西村新四军司令部而来。王于畊带着工作队也赶了过来。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