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五、大江南北 3

三个新四军女兵的多彩人生 作者:叶葳葳 陈丹淮


没过一个月,春茧到了收获季节。李老板开的茧行,是本地的独一家。他既是为了报复春粮事件,也是为了榨取更多的农民血汗,故意压低收购价。如果多耽 搁时日,茧子要出蛾,那就一分钱也赚不到了。惜售的众多的茧农坐不住了,跑来向王于畊的民运工作队求助。王于畊带人去找李老板,他态度很蛮横,表示决不提 价。

王于畊意识到,只有打破垄断,才能保护茧农的利益。工作队员四处打听得知,城里和鬼子据点附近有茧行,那里价格较为合适,但因有日伪军,茧农不敢去。她反复考虑,终于想出一个暗中武装护运的办法,当晚便找陈毅司令汇报。陈司令很赞同,还帮她分析说,城里的茧行会比农民还要急,资本家之间也有竞争,江南的茧行、丝行都是发财的买卖。陈司令答应再给几支步枪和 20个手榴弹,交代放在船底,送农民去城里卖茧。

经过民运队与农抗会的周密筹划,一夜之间筹集的几十条船满载春茧起程,一整天后又安全返航,大家高兴极了。茧农们卖了好价钱,轮到李老板坐不住了,他立即提高茧价,总算把来不及运走的春茧收了去。

春茧斗争圆满收场,李老板再次被制服了。王于畊一行高高兴兴地从安中里回到服务团驻地,向朱克靖团长报告,并请他请示陈毅司令,要不要就此事写个书面报告。朱克靖打了电话,之后对王于畊说:“陈司令说这种事天天发生,哪能每件都写报告。不要写工作报告了,叫你写篇文章,报告文学也行,小说也行。”王于畊记住了这句话,记了整整五十年,在《往事灼灼》一书中终于完成了陈司令的要求。

“革命流血不流泪 ”

1940年 6月,顾祝同、冷欣、韩德勤等顽固派蠢蠢欲动,向陈毅领导的苏南新四军主力步步紧逼。日寇汪伪也来围剿新四军。陈毅司令按照中央要求,决心开辟苏北抗日根据地。这样,战地服务团结束了在水西两个多月的工作,随江南指挥部向北转移。这次行程,途经几道敌人封锁线和江南敌伪据点密布的“梅花桩”地区。政治部和战地服务团连续突破几道封锁线后,来到溧武路封锁线,此时已是晚上 10点左右,夜色昏黑,天上繁星点点,大地一片寂静。王于畊此前已多次成功穿越日伪军的封锁线,算得上是一个有经验的老兵了。她督促她的队员们快速跟上,随部队肃静、快速地走着。

当她走上一座小石桥时,突然枪声大作。随着一声“卧倒”,她和身后的几位战友就地伏在石桥上。石桥正是敌人射击的主要目标,只见石桥前后子弹乱飞,脆响震耳。半个多小时后,桥两岸互射的枪声停了下来。王于畊先观察一下四周的情况,对身后的女队员蒋群说:“向后传,我们向后,撤离石桥。”王于畊率先站立起来,环顾四周,发现这场短暂的激战已经把服务团的队伍冲散了,留在桥上的只有跟在她身后的这一批女队员。

这时,常竹铭跑过来轻声告诉她,李珉负伤了。王于畊为之一惊,心一下子提到了嗓子眼儿。李珉比王于畊大两岁, 1938年秋从上海跑到皖南参加新四军,分配到战地服务团后,与王于畊编在一个班。王于畊与李珉相处近两年,结下了非同一般的友谊。

李珉的左胸被子弹击中,王于畊替她包扎,还是流血不止。王于畊让李珉依靠在自己的怀里,正在想如何把她从眼前的险境中救护出去时,李珉十分吃力地说:“于畊,你听我说,我是不行了,一点力气也没有,你们别管我,赶快离开,去找部队。敌人可能来搜索。 ”

“不行,我们不能丢下你!”王于畊也已想到敌人可能会来搜索,这样她身后的近十名女队员就会处于极度危险之中。可李珉伤势太重,周围的女队员身单力薄,又没有担架,不可能救走她。

李珉又一再催促,开始用力推开王于畊。王于畊霍地站起来,走下桥找到另外几位战友,把李珉的伤情告诉她们,一同商量决定,先赶去集合地点曹家岱竹林,找到大部队后再派人来抬她。王于畊又轻步走到李珉身边,在她耳边唤她,对她说:“你的意见大家接受了,现在我们留在这里的全是女同志,确实抬不动你。你先安静休息,别急,略等一下,就有人来抬你。”李珉的手已经冰凉,可她仍在断断续续地催促战友们快走,不要管她。王于畊紧握她的手,唯恐与她就此永别。但她告诫自己,一切儿女情长都得克制,快去找部队,争取时间,将她从死亡线上拉回来。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