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民国大律师”吴凯声(3)

历史的绝笔:名人书信背后的历史侧影 作者:叶永烈


1933年3月29日,吴公馆来了一位江西口音,留着小胡子,穿一身西装的中年男子,此人便是杨杏佛。杨杏佛曾担任过孙中山先生的秘书,1932年,他与宋庆龄、鲁迅等发起组织了中国民权保障同盟,他担任副会长兼总干事,主持日常工作。中国民权保障同盟曾多次营救非法遭捕的中共党员和民主人士。

吴凯声跟杨杏佛很熟,他受宋庆龄之邀,担任中国民权保障同盟义务法律顾问,并任中国民权保障同盟营救政治犯五人委员会(宋庆龄、蔡元培、杨杏佛、沈钧儒和吴凯声)委员。

吴凯声记得,杨杏佛当时十分郑重地对他说:“我受何香凝、孙夫人、蔡元培先生的委托,聘请你为廖公子的律师,出面营救廖公子。”

吴凯声当即慨然允诺。

廖公子,即廖承志。廖承志之父廖仲恺,乃国民党元老,孙中山的左臂右膀,1925年8月20日在广州被右派势力所暗杀,举国痛悼忠魂。廖承志之母何香凝亦为国民党元老,担任国民党中央委员。廖承志为廖仲恺、何香凝之独子,1908年9月25日出生于日本东京大久保,父母希望他长大后继承革命先辈之志,取名“承志”。

1925年,17岁的廖承志加入中国国民党,被视为理所当然。在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大屠杀之后,19岁的他脱离了中国国民党。1928年8月,20岁的他在上海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

不久,廖承志被派往德国从事海员总工会工作,转入了德国共产党。他担任“国际海员工会”执行委员,汉堡国际海员码头工人总工会俱乐部支委、书记。

1930年夏,廖承志在莫斯科出席共产国际第五次代表大会,此后进入莫斯科中山大学,与蒋经国成为同学。1931年春,廖承志到荷兰鹿特丹,建立中华全国总工会西欧分会,组织并领导那里的中国海员。

虽然年纪轻轻,廖承志却远涉各国,懂得多国语言:他生于日本,自幼学日语;回国后学了英语;赴德国、荷兰工作,又多懂了两门外语;在苏联学习,懂得了俄语。加上汉语,他掌握了六种语言。

1932年,廖承志回到上海,担任了中国海员总工会中共党团书记、中华全国总工会宣传部部长。他身穿旧西装,在上海工人中间奔走,从事秘密工作。

但是,这个短发、八字眉,28岁的小伙子,终于引起国民党密探的注意。

1933年3月28日下午,当他走进上海市中心山西路五福弄9号秘密联络处时,猝不及防,便被一群密探抓获。那密探是国民党的“老闸捕房探员”和法租界的“法捕房探员”。

他不会讲上海话,广东口音,密探从他身上搜出好多张字条,有的是借据,有的是收据,其中有一张写着“反帝盟”字样。密探暗自得意,因为“反帝盟”即“上海反帝大同盟”的缩语。显然,小伙子有着鲜明的政治色彩。

就在这一天,在他被捕之前,在五福弄9号被抓的还有一个福建男青年和一个河南中年男子。三人随即被秘密押往老闸捕房关禁,罪名是“共党分子”。据云,他们还是“要犯”。

在当时,这样秘密逮捕的“共产要犯”要严格封锁消息的。可是,翌日上海各家报纸却醒目披露了这一原本“秘而不宣”的新闻:

老闸捕房搜捕共党

廖仲恺子承志被逮

罗敦贤余文化同被捕

何香凝致电中央营救

标题中“廖仲恺子承志被捕”字体格外粗大。上海滩马上被这一突如其来的消息震惊了:国民党政府居然逮捕国民党先烈遗孤,岂有此理!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