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6年,由大陆掀起的“文革”风暴漫延到香港,一些“另类”分子闻风而动,开始按照大陆的模式打砸抢烧,制造动乱。作为被毛泽东在《丢掉幻想,准备斗争》雄文中点名痛斥过的“胡适、傅斯年、钱穆”之流的钱穆,自然受到冲击。在危难之际,猫在台北静观事态发展的蒋介石伸出了援手,邀请钱氏夫妇赴台安居并从事力所能及的学术工作。1967年10月,钱、胡夫妇以归国学人的身份自港赴台。蒋介石令蒋经国拜钱穆为师,学习治国之学。
钱氏夫妇抵台后暂住台北“自由之家”,不久租居于台北金山街,并着手准备在台北自建住房。为此,胡美琦抛掉了香港汇丰银行的股票作为建房之款。经过踏勘,最终选定在翠林幽谷的外双溪建楼,并由胡美琦亲自设计绘制了图纸。想不到此事被蒋经国得知,小蒋立即来到钱家拍着胸脯说:“这区区小事,老师不必费心,由我来办好了。”遂从胡美琦手中要过图纸,交给阳明山管理局有关人员办理。未久,在外双溪一座小楼拔地而起,这便是著名的素书楼。同年,钱穆膺选“中研院”院士。爱情、事业、名声等等,凡人生所追求者,钱氏皆有所得,这是其一生的颠峰时刻。
悠忽二十年过去,蒋氏夫子先后驾鹤西去,钱穆的素书楼起了风波。
1989年,时任台北市议员的周伯伦,指称时任“总统府资政”的钱穆“非不占用市产”。因为素书楼是当年蒋经国委托阳明山管理局所建,产权当属台北市政府。如今两蒋的“威权时代”已经过去,钱氏就能再依仗国民党的权势“非法霸占公共财产“,必须迁出素书楼,还历史和台湾人民一个公道。
当此之时,一个叫陈水扁的“立法委员”闻听,立即呈猴状于花果山上蹦起来大造舆论,以书面质询方式强烈要求台北市政府收回素书楼,并对国民党领袖的新任“总统”李登辉装憨撸人、保持沉默表示强烈不满。在一片吵闹声中,也有人站出来指责阿扁这只弥猴不仁不义,谓素书楼是当年蒋氏夫子的特意安排,说“非法”还沾边,但说“霸占”根本谈不到。又经过几番吵闹,陈水扁重新调整战略战术,决定以奇制胜,于是弄出了一个臊招:钱穆搬出后,可把素书楼改为“钱穆纪念馆”。
钱穆闻听,愤然叹道:“我活着不让我住,我还没有死就建纪念馆,这是那家的逻辑?”
最终,在陈水扁等人的围攻夹击叫骂下,时年95岁、双目失明的钱穆,被迫于1990年6月1日迁出居住了27年的素书楼,在台北市杭州路辟屋居住。
1990年8月30日,心情郁闷的钱穆于一个风雨交加的黎明病逝于新辟的寓所。
根据钱氏的遗愿,1991年1月,未亡人胡美琦把其夫的骨灰葬于无锡太湖之滨的石皮山,算是落叶归根,魂归故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