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胡适与女“同志”陈衡哲 5

大师远去 作者:岳南


这首在日后看来不免幼稚的白话诗,则是致力于呼唤文学革命的胡适孤寂、苦闷心情的

自然流露,他期待着与自己意气相投的“同志”共同参与这场在岚烟雾海,惊雷声声中已露出些微曙光的文学革命,而陈衡哲适时地大踏步迈了进来,遂成为后来胡适宣布的在新文学阵营中一个“最早的同志”。

尚来谨小慎微,这等事上特别怕被别人抓住把柄的胡适,何以要公开宣称陈衡哲为“最早的同志”呢?其内情大致如下:

一、陈对胡文学革命主张给予了道义上的支持。陈后来出了一本小说集《小雨点》,胡适借给写序的机会,表达了自己的心情:“民国五年七八月间,我同梅、任诸君讨论文学问题最多,又最激烈。莎菲(陈衡哲的笔名)那时在绮色佳过夏,故知道我们的辩论文字。她虽然没有加入讨论,她的同情却在我的主张的一方面……她不曾积极地加入这个笔战;但她对于我的主张的同情,给了我不少的安慰与鼓舞。她是我的一个最早的同志。” 

二、陈衡哲用自己的创作实践,在行动上给予胡适文学革命的主张以支持。胡适主张“作诗如作文”,提出了《文学改良刍议》,高举起了文学革命的大旗,陈衡哲是最先响应并拿起笔来进行白话诗和白话小说创作的作家之一,1918年便在《新青年》上发表了新诗《人家说我发了痴》(第五卷第三期)。胡适在《尝试集•自序》里,不无夸耀地对陈大加赞扬:“美国陈衡哲女士,都努力做白话诗。”当然,相对诗,陈的白话小说发表得更早一些,上文已述,第一篇便是发表在1917年《留美学生季报》上的《一日》,这篇白话小说比鲁迅发表在《新青年》上的《狂人日记》还早了一年。后来陈在《新青年》杂志屡屡发表文学作品,而影响较大的《小雨点》即是《新青年》时期最早创作的一篇白话小说。后来胡适在结集出版的《〈小雨点〉序》中评价道:“我们试回想那时期新文学运动的状况,试想鲁迅先生的那一篇创作——《狂人日记》——是何时发表的,试想当日有意作白话文学的人怎样稀少,便可以了解莎菲的这几篇小说在新文学运动史上的地位。”按胡适的学生唐德刚教授的妙论,认为陈是胡适提倡“诗国革命”、“文学改良”的烟丝披里纯,“所以新文学、新诗、新文字,寻根究底,功在莎菲”。爱屋及乌,唐氏对他的老师爱慕的女士也连带着产生了敬重之情可以理解,但如此抬举显然是有些过头了。不过话说回来,陈作为胡适和整个新文学阵营中“最早的同志”则是当之无愧的。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