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性”这个展览,我觉得王林犯了传统型策展人在“前沿现场”几个致命的错误。
第一,还是试图去主动呈现一种社会现象或状态,表现他所强调的社会新问题的展览。问题在信息与互联网的媒介下,这种单一的展览理念,已经远远落后于互联网所带来的即时变化,社会的内容诉求不断地在改变社会现象,而艺术家用这样一个静止的状态去捕捉社会的变化,即使观念上没有落后,但是在将这些艺术家串联起来的时候,反倒让这个展览的主题显得非常单薄。你用牺牲那么多艺术家作品的个性化内涵,去服务一个非常具有消解性的“中国性”主题,这是传统型展览先入为主的致命点。它没有让这些展览碰撞更多的可能出来,展览概括得“很写实”状态,而抽离了展览所要批评的原本很有力度的主题。
第二,过于去强调一个仍然很“统一”和空洞的问题。艺术家考虑问题的时候,并不是回到本土的单一点上,而更多的是承载艺术语言的实现方式,而“中国性”这样一个含有对抗性价值诉求的展览主题,完全忽略了其中许多艺术家语言的陈旧,更掩饰不了艺术家枯燥而无法生动的艺术创造性。甚至有些艺术家的表达是非常生硬的,但是在解释层面上又可以纳入这样一个非常空洞的主题里,让人很容易满足对“中国性”的心理状态,而消解了我们对大型展览的其他承载力。
第三,“中国性”很怀旧性地还原了一个常规性的展览价值诉求,但是无法实现艺术家在实现作品过程中的个性化诉求。“中国性”很容易模糊艺术家所带来的理解社会与自身处境的方式,而不是单一的作品所带来的具体的跨界意义。现在看这种“中国性”表现方式,已经是非常的滞后,而不是艺术带来的观念超前。
第四,展览过于强调“问题”,这是传统展览的另一个致命问题,也是表现理解跨界的意义过于简单的表现。跨界是柔和的,互相拿点什么东西和对方融入的过程,可能在这个过程中可以找到彼此产生链接的“第三个平台”,通过这个平台发现各自边界身份的时候,就会产生可能的价值出来,这就是跨界的意义。而这样单方面在某种价值倾斜性很强和坚定的主题展览,恰恰抹杀了艺术家创作作品理念上的那种“跨界”精神。
跨界不是问题,重要的是在这个当中需求艺术观念如何跨越的可能,你是跨越一个点,还是一个面,还是一个平台,这是取决于艺术家非常丰富的创造性的,而绝不是策展人的整合所能准确传达的!
新型的展览策展主题应该更具开放性,而不是这种策展人观念性很强的“束缚”。如果策展人观念性与操作性很强,那么都将是对艺术资源的破坏。因为传统的策展方式通过现在这三十年艺术界的操作下来,已经告诉人们这是以抹去太多艺术家个性为代价前提。策展人过于设置封闭性的命题,其实是更大层面上阻碍了艺术家的跨界。中国策展人从不缺概念,但是就是这样的展览概念,让艺术家背上非常不跨界的包袱——很遗憾王林现在仍然拿出这样一个看上去似乎美好但是实质理念上非常传统与保守的展览。当然,非得让我在你和吕澎哥哥两个PK一下,我还是会投你一票,但要提醒的是,这一票是在没有选项的前提下。对了,再提一句,你们两个老哥哥提到的“北京叙事”与“既得利益”都是非常恐怖的,本来想用可耻二字,就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