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至情至性的文人

反抗者 作者:潦寒


与自己的创作生涯一样,拉什迪的情感生活颇多波折。拉什迪和第一任妻子克拉莉萨·卢阿德于1976年结婚,同年有了他们的第一个儿子。1987年,他与英国著名的企鹅出版社签了约,迈向了成功的第一步。同年,两人离婚。不到一年,拉什迪邂逅美国作家马丽安娜·威金斯,1988年初结婚,但1989年结束了这场姻缘。拉什迪与第四任妻子拉卡希米在纽约一场名人派对结识,一见钟情。为了和拉卡希米共结连理,拉什迪支付威斯特至少500万英镑才获得自由之身。拉卡希米曾经做过模特和演员,在主持美国Bravo电视网的美食节目“顶级厨师”。1999年她在蒂娜·布朗发布《清谈》杂志的酒会上遇见了拉什迪。接着便传来拉什迪与第三任妻子伊丽莎白·维斯特离婚的消息,两人的恋情终于在2004年修成正果。在两人的恋爱过程中,一直需要忍受众多媒体对他们年龄差距的指指点点(两人相差23岁)。他们的结合,在大多数人看来本身就属“玩票”性质,根本就是“危险性关系”。果不其实,没过多久,布拉迪和拉卡希米的婚姻也走到尽头。拉什迪约有800万英镑的财产,结束和拉卡希米的婚姻,是另一次感情与财务的创伤。

布什迪的新作《佛罗伦萨妖女》 是与他的婚姻联系最密切的一部著作。为了躲避话题,他将兴趣集中到文艺复兴时期东西方男女的风流韵事上。《泰晤士报文学增刊》刊文称:拉什迪用他的天赋诠释了许多大问题,关于死亡、民族、宗教与爱,却不得不自食其果,如今,他终于失望透顶。

在生活中,是什么“解放”了61岁的拉什迪?让他忍心与小其23 岁的美丽妻子离婚。《卫报》刊出安德鲁·安东尼对拉什迪的访谈,话题直指作家的第四任太太,提出与他离婚的印度女模特帕德玛·拉卡希米是让他创作《佛多伦萨妖女》的初衷。尽管许多读者会认为书中的妖女就是拉卡希米小姐的化身,但拉什迪说法恰恰相反。他说自己在写作时,不得不把前妻抛在脑后,因为此书写到紧要关头之时,拉卡希米提出了分手。结果他写了6 个礼拜,每天8-9个小时,却只写出了3 页。拉卡希米的离开一度堵塞了拉什迪的写作灵感,“那就像一颗原子弹掉在了你的起居室里。”其实,舍自处地的想像一下拉什迪的日子,一个常年被几亿狂热的宗徒教追杀的人,一个整日需要警察保护的人是处在一个什么下的精神状态下,而且还需要不停的写作才能交得起“保护费”,这种压仰、焦虑与疲惫强行塞进婚姻里,生活可想而知了。了不起的是,拉什迪付出了几段婚姻的代价后,熬了过来。所以,萨瑟兰教授对拉什迪也是十分了解的。他一针见血的指出,拉什迪的新作《佛罗伦萨妖女》真正要讲的,还是东西方文明的冲突。拉什迪说,他十分害怕离婚的痛苦导致《佛多伦萨妖女》死无葬身之地。“我当时处于一种无法工作的乱局。我总是以作家的准则自律。我早上一起床就到桌子旁。我好怕,因为我觉得,如果我失去了这本书,我就失去了一切。”其实,这些话只是拉什迪失败婚姻的挡箭牌,作为一个作家,什么都可以失去,只要他的作品存在。身处时刻被追杀的那种环境中,无论拉什迪怎么想心平气和的过上幸福美满的日子,由于自身对宗教文化的挑衅注意了婚姻的悲剧,而他能聊以自慰的,也只有他的创作与作品。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