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徐渭书法风格论

历届书法专业硕士学位论文选 作者:荣宝斋出版社


⑨ 历届书法专业硕士学位论文选噩噩 徐渭书法风格论 论文作者/马炜指导教师/周永健 答辩时间/20 0 2年5月 毕业学校/西南师范大学 另一徐渭书法风格论 马炜 【 内容提要】 本文以徐渭书法风格为中心,分三部分展开论述。首先给 出风格特征的判断以 "狂"为总态 ,其次是从气质、心性 修为、师古以及综合艺术作用等诸多方面尝试探寻其风格的成 因 ;最后提出徐渭书法风格的启示所在。 【关键词】 徐渭狂 通融 自在 浑化⑨ 历届 书法专业硕士学位 s( 一立At=t 论文选囱瞿 对于徐泪的书棒,目前的研究主要着眼于他对传统的反叛上,比如说论徐 渭对帖学的冲击,对古蓓的不屑一顾,以及由此带来其书法风格上的狂放奇肆 等等。诸如此类认定的合理性姑且不作评判,但单就论述的周密翔实方面尚存 在不少问题。徐渭的所谓反叛是否真地针对传统?如果答复是肯定的, 则应该 到「徐泪书法风格论对传统作出什么样的定义?造成徐渭的反叛到底是哪些因素在起作用?这些作用落实到徐渭的书法实践当是何种情形?徐泪狂放奇肆的书风,其意义在何 处?对当代书陆创作有何启示?诸如以上问题,当前的很多研究文章并没有给 出满意的回答,或者说仍然没有引起研究上的关注。而且很多文字很大程度上 还停留在只顾抒发感叹而缺乏充分论证的层面,或者还只是在对作品进行点评 式地简单介绍。所以对徐渭书怯地深入研究,目前还远远不够。 本文自然无力承担对上述问题的全部解答,而只可能选择从某个专题切 入。这里选择从徐渭书陆风格入手论说。徐涓书法风格到底呈现出什么样的特 征?如果说它奇幻多变,是什么主导\'性因素将其统摄于徐渭一身?如果说它以 动为用,在作品上是何种表现?成就徐渭书法风格首先不能忽视其与生俱来的 e马 气质的作用;其次是心性修为所成就的境界从根本上决定了徐渭的书撞品格, ·炜 而这一点往往为人们所忽略g再者是徐泪师古而化对其风格的作用。而以上所 论最后自然引出徐渭书法独特风格的启示所在。本文将以如上思考展开论述, 希望能对徐渭书法的深入研究做出力所能及并且有意义的探索。 一、 徐渭书法风格特征 徐渭书在去大多以奇幻多变的面貌呈之于世,但是这种以动为用、恋情任性 的表现,以及在审美指向上多元丰富的风格特征并没有让我们感受到徐渭其书 的散乱游离和飘乎不定,而是更为深切地体味到一个天才艺术家的无比创造性 与无限可读性。斯人疏狂不羁,眼空千古,但其性情气质在总的风貌品质下又 具有常人难及的多重性,从而形成作品多变的特征z斯人无法无天,无古无今,⑨z历届 但缘其资质的卓绝、能力的多方,书主主表现上的狂咨不羁叉丝毫没有妨碍他在 书法 天荒地老与毫发必精之间相融无植。这便是徐渭之所以为徐渭者 ! 而且我们还 专业硕 能看到,作为人艺通融的他,除书蓓一途外,绘画、诗文、戏曲领域皆有相似 士学位 的风格反映,而这同时也是对其书陆风格形成的极好印证。 论选 文 表一是对徐泪一批书法代表作品的风格类归,足以让人看到其指向的丰 圈圈 富。 要说徐渭书蓓一书一貌, 也并不为过。 而且可让后人惊叹佩服的还不止如 2 此,众多体貌的作品之所以能自然妥帖地统一于徐渭一身,之所以不论以哪种 3 2 审美指向呈现, 我们都能辨识出其为徐渭所书 , 这正说明徐渭的 "狂" 独具深 2 3 3 意 , 并非通常所言的个\'性能作完全解释 , 更深层次应当是人书无隔 、 人艺一体 亏 而使自己的生命能量以一种不拘于怯、不拘于理、不拘于情、不拘于形的方式 ii 最大限度地淋搞发挥与释放。 所以 , 读到他 《行草书应制词咏剑轴》 式的点回 狼藉、 I昆茫一片,便没有必要对潇洒流美的《行书野秋千》感到惊奇不解:不 能因为"反叛传统"时的无古无今,便怀疑徐渭对晋唐古峙的疏离。总而言之, 书法的表现语言一一-笔站、宇昌、 章昌、 墨讼 , 以及表现的审美指向对徐渭而 言皆非障碍, 反而成为显其性灵 , 达其情意的借缘。 故而 , 深入理解徐渭以狂 为归的书陆风格特征,从中找到 "狂"放的诸多成因,并以此为切人点,观照 徐渭的综合艺术成就和艺术表现的丰富性,必有助于我们对其书陆的深入理解。 马炜 表一 : 徐渭书诠作品审美指向归类 作 口口口 审美指向 《草书杜甫诗轴》 疏狂选肆 《行草书应制词咏剑》 《行书野秋千》 灵秀古艳 《行楷且无咎猪齿臼化佛赞并序》 《行书煎茶七类》 闲逸老健 《行书春兴七首》 《行书花鸟图卷题i寺》 潇洒流美 《行书花卉图卷题诗》 《花卉十六种题诗》 雄健沉密 《女芙馆十咏》⑨ 作 口口口 审美指向 《行草四营诗》 秀劲疏落 《行草书杜甫秋兴八首» 《题拟莺图》 稚拙古厚 自 《题菊花图轴》 一 nH 一~ 、 徐j胃书法风格成因「徐泪书 法风 (一)气质之辨 格论 论徐渭书m风格的独特性,以上文字仅是开篇之辞,之后我们将探其源, 湖其本, 一步步探寻这种独特性的成因。既然常人言天才往往"天造",我们 不妨从徐渭先天己就的气质说起。一个人自出生之日起,其遗传基因在很大程 度上已经注定了他的气质特征,而且由于气质有较强的稳定性,不易受外界环 境的影响,所以它将持久性地贯穿一个人的一生而对他的行为方式产生影响。 马炜 具有某种气质特征的人不论在何种环境,他们的行为、心理都因其气质作用而 蒙上一层特有的"色调"。徐渭以狂放出名,生来豪荡不羁,不喜受拘束。后 人描述不乏其辞,而且多有文学修饰的成分。当然徐渭对自己的评说更有参考 价值。他曾言自己"贱而懒且直,故惮贵交似傲,与众处不免袒褐似玩,人 多病之,然傲与玩,亦终两不得其情也。" [I] "贱而懒且直"暗示他的狂多因倔 强不屈而生,一旦环境欲使自己的本意造成趋俗的屈从,他便会以狂与傲的面 貌出现。惮贵交但其内心不折服,故而也就愈发地恃才傲物,对权势屑不一顾。 读徐渭诗文而欲起之于地下并与之把臂的袁宏道曾言徐渭在胡宗宪幕府中,以 一葛衣乌巾的身份竟然信心而行,远臆谭谑了无忌惮,这虽难免有夸张之嫌, 但也足以让我们想见其豪远之举。当然,八次乡试一未售,于胡宗宪府又难以 真正施展才华只能空怀济世之志,这对自信的徐渭来讲,无疑更让他青眼俗尘 激愤于世,于无形中加重他狂放的气质。 但是徐渭之狂并非等同放纵之狂。放纵更多的是迷失自性,不识真心的 迷乱自沉,是与世情同沉浮而不究自家性命在何处立脚的自我麻g醉而徐渭⑨ 历届书法 之狂,是识见本心自性而不甘同俗和尘的生命姿态,是向往不屈于势、不累于 情、不牵于尘物,如大鹏之昨天、按龙之戏海般自由自在的境界,更多暗含刚 专业硕 毅浩荡的品格。 这与徐渭天生资性分不开 , 亦与他后天心性修为分不开 (下文 士学位论文 有i羊论) 。 而这里只想提及徐渭两位老师对他的影响。 王龙溪被徐渭列为其 "师 选 类"第一人,徐渭将他和自己的关系喻之为孔子和曾点的关系,可见师生情谊 酣睡 融融。龙溪性通脱洒落,对徐渭气质性情的熏染自不消说。而另一位老师季本 因: 先生,徐涓曾为其作文数篇 , 语极推崇,谓之 "心事青天,胸次雾月,儿童 :i 不欺,鬼神可格" I2l,对老师"悯其志,启其蒙"的恩德也十分感念。 [ 3J在徐 i 渭心中,季本的道德亲和力很强"先生性至俭,数年不更一衣,至其施与,值 ι徐泊书法风格论 所宜,虽倒囊勿吝。人有过,务掩覆,有善,务为宣扬,有困穷,务为周恤, 至于以非义 , 则望然而起。与人无崖角 , 虽仆隶若可仰而亲之。 ……不嗜酒 , 然喜恒豆脑邀同志与登泛,挟册以往,咏歌讲说,尽日而还。处家庭多阔略, 既绝不治生,教诸子亦疏其节目 ,使归于自得。" [ 4) 而再来看徐泪对自 己评价 的一段文字,我们也不难体会到季本磊落坦荡、耿介正大的人格对徐渭性情气 质乃至为人操守的感染"渭为人度于义无所关时,辄疏纵不为儒缚,一涉义 所否, 干耻垢,介秽廉,虽断头不可夺。……渭有过不肯掩,有不知耻以为知, 斯言盖不妄者。" [ 5 ) 或许正是因为徐渭之狂融入了刚毅的品格 , 以正大浩荡之 气为底基,使得他的"狂"导向了向往自由、与世抗争的解脱,从而在书陆乃 马 炜 至整个艺术上达到与天地精神相往来的境界,而并没有让其狂滑向人心之迷乱 邪妄一一即所谓放纵一途。但是,我们也的确不能否认,徐渭之狂很大程度上 导致了他极具悲剧色彩的一生。因为他的狂放自然难为世俗所容而遭人忌恨。 陶望龄曾说他"然性豪怒,间或借气势以酬所不快,人亦畏而怨焉",也非虚 言。 [6 J 徐谓之所以没有考运,实难排除因 自 己脾气而得罪权势的可能, 更何况 , 假如真让他这般生性的人进入宦途,等待他的恐怕也并非什么顺适坦途。 [ 7)然 而这层悲剧(入世不达)同时也让徐渭愈发明白尘世难托一一一心从艺术创作 中去寻求自己生命的自在自足才是他的归宿。所以陶望龄说"文长负才,性 不能谨饰节目,然迹其初终,盖有处士之气,其诗与文亦然,虽不免瑕类,咸 以为成其为文长者而已",也算是持平之论。 [ 8) 此外,不得不承认徐渭气质的另一面敏感,对他开发自己所潜藏的两 种能力一一极广大与极精微起了很大的 "催化"作用。这种敏感意味着其人对⑨ 历届书法 外物感会体悟的深入度与广泛度超乎常人。如果自然宇宙每一种物态每一种声 专业硕 音都将引发其心弦的震颤与共鸣,那么这预示着此人在艺术上有超常的感觉能 士学位 力 , 有与自然通会冥合的能力 。 对于徐渭来说,敏感所带来体悟的 "深与广"论文 选 在艺术创作上表现为磅暗大气与毫发精微的一体无间,人与四时运行无处不在回 回回 又丝丝入扣的浑然状态。 这也诚如徐渭一大解人袁宏道所说的, 山奔海立、 沙 起云行、风鸣树惬、幽谷大都、人物鱼鸟, 一切可惊可愕的自然物相与徐渭相 融相化,而待其创作,既可放意千里,又能鬼语秋坟。 (9)徐渭所具有的敏感可 M 以说与生俱来,但是后天诸多因素的"助长功效"也不可轻视。这里想着重说「徐 泪 书 明两点因素。其一是徐渭童年时期的经历。徐渭是庶出,而且大约出生仅百日, 法 风 其父便患病身亡。 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下,一个幼小心灵多半会变得善感起来 , 格论 对身边的环境, 这样的小孩也多半会比一般小孩有着更多的敏感。 更何况徐渭 十岁那年,徐家由于要维持生计不得不遣卖一批憧仆,而其中便包括徐渭的生 母,这肯定无形中又加重了他的敏感气质。 [ 10]其二是他的心疾。徐渭本来一 贯敏感 , 加之 自幼生活多遭变故 , 成年又八试未中, 历经磨难, 种种原因诱发 了他的"心疾"。病发时多疑焦躁,精神迷乱,对外界剌激的反应异常强烈,严 重时失去理智甚至发疯。就这一点而言,他的敏感导向了一种非常态的病症, 对自己的身心已构成严重伤害。当然在这种情况下根本说不上心手双畅的创作 民寸峙 H 佳境。然一旦这种敏感被"善用" (徐渭以自身的心性修为调节) , 使人处在身m 心与 自然的和谐状态,其必将转化为敏锐的艺术感觉, 带来资质才情淋漓尽致 的发挥。当然,解释徐渭的敏感,以上两点因素实在显得很单薄,因为其敏感 应当是先天遗传、 后天境遇、学养以及艺术综合修为共同作用而形成的。 本文 在此更重要的是想提示出敏感对徐渭艺术的作用 ,至于全面解释其敏感的成因 , 留待以后专文讨论。 (二)心性修为 单从气质性情上论徐渭书法还远远不够, 其书陆之所以能奇幻多变 , 达到 以狂远为归的浑化境地,恐怕仅仅以上文字还难以解释透彻。世上狂放之人何 其多,而书成如徐渭者又有几人?如是发问让我们必须进而从徐渭的心性修为 上作出解答。 心性修为是人寻求生命智慧在知与行上履践体认的过程 , 而心性⑨ 历届 修为所成就的层境将从根本上决定着此人在书怯上的境界,决定着人与书、人 书法 与自然涵融通会的程度。故而历代艺术大师无不把追寻生命究竟之理与追寻为 专业硕 艺至高之境视为一事,把心性修为与艺术修为视为一事。徐渭自然不例外。 士学位 徐渭的心性修为得力于王学、老庄、释家三家,其最终兼容三家而融为一 论文选跚盟国 用。我们暂且就其牵牵大者分别论之。 于王学,徐渭的体认集中在两个方面: 一是辨"惕" 与"自然"; 二是析"稽古"与 "明心"。 = 关于前者主要是因徐渭两位心学上的老师一一季本与龙攘的理论分歧而 生。 其分歧在黄宗袁 《明儒学案》 卷十三 《浙中王门学案 ·三》 中有明确的交 eM 代"先生(季本)最著者为《龙惕》 一书 , 谓:‘今之论心者,当以龙而不以 ←徐 镜,龙之为物,以警惕而主变化者也。理自内出,镜之照自外来,无所裁判, 泪书法 一归 自然。 自 然是主宰之无滞 , 局常以此为先哉? \'龙溪曰:‘学当以自然为 风格论 宗,警惕者, 自然之用 , 戒慎恐惧未尝致纤毫之力 ,有所恐惧便不得其正 矣。\' ……先生终 自信其说,不为所动。 先生悯学者之空疏, 只以讲学为事, 故 苦力穷经。" 显然季本与龙溪在致"良知" 的理路上有所差异 : 一个重慎独的 警惕功夫, 一个重良知的当下现成。按王阳明心学的意理 , 人心的本体 自然明 觉虚灵, 随而感物, 善恶 自辨, 黑白自 分, 活脱脱与天地化融一片g 但人生于 尘世,世间意义的种种意念、欲望、 识见渐渐使得本来澄明的本心受蒙蔽,因 此就需要以格物致良知,通过自省慎独的功夫剥去蒙蔽之物而使人之自性归于 马 炜 显豁。弟子王龙溪承师说又有发明之处, 比如他强调天机无安排 , 良知现成 , 即功夫即本体,即收摄即发用,在为学风格上趋洒脱。而季本则担心龙溪一路 会流入狂妄放逸, 故而重"惕" 的功夫以戒徒求" 自 然" 的空疏之病, 在为学 风格上趋稳实谨严。徐涓作为他们两人的学生似乎并没有执其一端,而自以圆 融的态度对待两家。 一方面徐渭忧季本之所忧,戒以妄为自然,在《读龙惕书》 中明确指出"忧道者以自然之足以救支离,而不知冒自然者之至于此也","然 所要在惕而不在于自然也", "既病之人心,所急在于功夫也" [ll]; 另一方面又 与龙溪心神相契,谓 "心之善应,亦自然也, 应而至于毫厘纤悉之不逾矩,造 次颠沛之必于是,亦自然也" [口l 。 表明他认为致良知的最高阶段当是即功夫即 本体的天机自动。然而通融两方面,徐渭终归以为"惕之与自然,非有二也, 自然惕也,惕亦自然也。" [13] 两位老师只不过是一个 (季本) 就良知本体说功 夫 , 一个 (龙溪 ) 就功夫说良知之本体, 所归不二。⑨ 历届 书法 关于后者同样起惊于王门后学的理论分歧。我们知道,王阳明的心学以 专业硕士 "心即理"为逻辑起点而展开,与程朱理学的"即物穷理"有所不同,他认为 学位 "天地万物,与人原是一体,其发窍之最精微处, 是人心-点灵明",即便是儒 论文选回 学《六经》之学,也仅是"吾心"的注脚而已。其弟子龙溪更是发扬师说,言: 圄囡 "常使胸中豁豁, 无些子和、滞, 方是学", 强调体认人之 "一点灵明", 发明本 心。但事情往往容易从一端滑向另一端 , 受王学这种思想影响的很多人不是读 书太认真而是转而学尚空疏,荒经蔑古,背离阳明先生的本意。而季本正是针 M 对这一风气主张宗经稽古,宗法六经而发微。他的学生徐涓在《奉赠师季先生「徐 泪 书 法 风 格序》中对季本的用心讲得很明白 "新建宗谓俗儒析经,言语支离,以为理障, 人人得而闻也。后生者起,不知支离者之心足以障理,而谓经之理足以障心 , 论 或有特为弃蔑典训, 自以独往来于一真,其拘陋者溺旧闻,视附会i责烂之谈, 辄摇手不敢出一语。先生则取六经,独以其心之所得,以一路竟往其奥,而悉 摧破之。 " [ 14]而且在《稽古阁记》一文中把自己的为学态度表达得更为鲜明: "t者 经之不可以忽,而后之学者必有事于稽之者,盖如此。 其后辟外驰者过于惩咽, 遂欲尽束文字,直取明心,其意本以救支离之弊,而不善学者,顿入于灭裂而 不可绳。"[I5]显然性情上的狂放丝毫没有妨碍徐渭在为学上的变通态度:对弃蔑 典训、 自用自在的放逸者戒以稽古 , 对学问支离反障明理者医以明心:不能因 马炜 为图发明本心的自在而忽视知古与辨古的功夫,也不能因为穷经稽古反而淡忘 发明本心的最后归宿。 就老庄之学的修习, «徐渭集》 中似乎并没有系统论述的文章,多是零散 分布在一些篇目当中,但用心归纳,仍可发现徐渭着重在两个点上论老庄:一 是论不辨物我之"丧我": 一是论静修养生。 徐渭有一篇《借竹楼记)),全文以龙山子与方蝉子的对话组成,从中可 见他对庄子精神的深刻领悟。龙山子依竹林结楼,名之日借竹楼,他的朋友 方蝉子则认为无所谓借,亦无所谓不借,提出"楼借竹"还是 "竹借楼"的 论题: 方样子曰 "子见是邻之竹而乐 ,欲有之而不得也,故以借乎非坎? " 曰 "然 。 " " 然则 见他邻之竹而 乐 亦借也, 见莫非邻之竹而 乐亦借也, 又 远而见会稽之山与云天之所覆而乐,亦莫非借也,而又胡独于是邻之竹?⑨ 历届书法 使吾子见云天而乐弗借也,山而 乐 弗借也,则近而见莫非邻之竹而乐 , 宜 亦弗借也,而又胡独于是邻之竹?且诚如吾子之所云低,而进吾子之居于 专业项 是邻之东,以次而极于云天焉,则吾子之所乐而借者,能不以次而东之, 士学位论文 而其所不借者,不反在于是邻乎?又假而退吾子之居于云天之西,以次而 选 极于是邻,则吾子之所乐而借者,能不以次而西之,而其所不借者,不反 瞌 在于云天乎?而吾子之所为借者,将何居乎? "龙山子星然曰 "吾知之 啕刀丐泪书法风格论 矣 , 吾知之矣。吾能忌情于远,而不能忘情于近 , 非真忘情也,物远近也。 几逐逐然于其可致,而飘飘然于其不可致,以自谓能志者,举天下之物皆 若是矣。非子,则吾儿不免于蔽。请子易吾之题,以广吾之志,何如? " 方样子曰"胡以易为?乃所谓借者 , 固亦有之也。其心虚以直,其行清 以逸,其文章铿然而有节 ,则子之所借于竹也,而子固不知也。其本错以 团,其势昂以耸,其流风潇然而不冗,则竹之所借于子也,而竹固不知也。 而何不可之有? " [1 6J 借与不借之分实缘一己之识、一己之情;人与物两相隔,自起分别之心 一一借与不借由此而生。 那么如果达到庄子所谓的 "忘我" 、 "丧我" , 物我相 涵不辨,又有什么借与不借之别一一说借何妨, 说不借亦何妨。 方蝉子已经体 悟到只有"真忘情" , 才能最终打破人与物、 己与他之间的阻隔 , 达到"天地 马: 炜\' 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的境界一一竹借我,我亦借竹。当然方蝉子所体 悟到的也正是徐渭所体悟的。 徐渭青年时代便对养生f~性之学有极大的兴趣, Il7]后来更是出于调养自己身 心的需要 , 在狱中注《参同契» , 可以说他对此门学问颇有精研。 养\'性之学是 惊老庄而展开的性命之学,其原旨在于收摄体气归于离真, 使人的精气元神不 因驰于夕|、而被消乾夕|、泄 。 世人往往因为摆脱不了情与欲等意念的困扰, 外逐于 物,内迷于真心,所以老庄注重心之虚静,从而以虚感物,以静纳动,达到人 与自然同呼吸的最佳状态。老子言 "夫物芸芸, 各归其根,归根日静,是谓 复命。 " [ 1 8]庄子言"儿子终 日啤而瞌不嘎 , 和之至也z 终 日握而手不挽, 共其德、 也:终日视而目不脯,偏不外也。行不知所之,居不知所为,与物委蛇,而同 其波。 " [1 9]两家皆示人以静修要义。 徐渭有《王山人赠言》 一段话, 明示养生的要旨 "凡人劳则气乱,气乱历届书法专业硕 则风,风则波,劳甚则风急而波驶,或为逆上。静躯而忘心, 则风止而波宁, 上下各循其营,如此则守且无事也,而何事于中? "[20]另外他还有一篇 《治气治 士 学 位 心»,对这一要旨发明得更为详尽"心,水也,气,波也,鼓且决者,其风也, 论文选 鼓且决而至震荡且奋迅者,风之极也,而败焉者,其溺也。故欲止其波,澄其 圈 水,莫若去其风。" [21J 在他看来 , 由 "鼓且决" 而得的勇猛勃发之气似乎可以 EF 让人强盛无敌,但衡之以庄子所说的"夫忿撞之气,散而不反,贝Jj为不足"[22l, 这种由"鼓且决"而得的勇实际上反而掩盖了内在的虚亏,所以还是要"败"。 到「徐泊书法风格论正因如此,需要止波、澄水,复其心以至纯至柔、至大至刚的本性,发其心无为无不为、不求胜而无不胜的功用。修得这一境地便会如徐渭所说 "至其谨 于鬼神所不得窥之际 , 视其气息之柔 , 若属扩而欲绝, 而心之澄且烛也, 若渊 之未澜而旭之始登。以至于枉直辨,义利明,则大者塞于天地,然后机之敏而 断也若舍括。 " [23] 浸淫王学、老庄提供给徐渭参悟释家的方便,而且其间当然少不了龙溪、 钱根等人对他的开启。[24]徐渭修习释家所得直指其精要所在一一明自性得清净, 破除诸相得圆融。释家认为宇宙万物因缘有无而主生灭,因缘相依而生流转, 人之所见只是一暂驻的表相,非物的本体,但同时本体又依附表相而显,故空 有非二,体用归一。而世俗之人认暂驻之相为真实,为物所迷,为物所困,故 马炜 而烦恼生,自性迷。那又何以息烦恼,明自性?只有因表相识本体,因流转不 定知物非实有,因烦恼而明清凉一一所谓一念觉即明,一念不觉即迷。而且释 家在辨析空与有、体与用、明与迷上正显其理栓的圆融。徐渭悟六祖慧能的"无 相为宗,无住为体,妙有为用",提出"破除诸相"以直明本心,可谓直得佛 理的根要所在。[25J徐渭有诗 《禅房夜话,和韵书付玉公》云"一月真时月月真, 何须种种别前尘。禅房昨夜灯前话,谁是客人谁主人? "[药]语简意深,寓禅家机 锋,借 "客主"之问而暗喻破除因"所知"而生的分别,以达理事无碍的自在 之境。言圆融无碍徐渭还有一篇 《答北庵上人论明是因暗是缘书)),其中说"明 暗"一理尤见通透 "因愚记经云:‘亦无无明尽。\'因思口祖此言,意者谓不 至无无明尽, 则尤有明可明,明即是着, 即是暗之根,即是暗之因也,故暗复 缘之。暗而忽明,明而复暗,以此相缘,无以极己,故暗亦因也,明亦缘也, 故曰:以明显暗,以暗显明,来去相因也。叩7]明与暗相因而生,皆非实有,故 而徐涓要 "破" 之 , 得不执一端的无碍圆融。⑨ 历届书法专业硕士学位论文选 王学、老庄、释家三家分别说起并不意味着徐渭在心性修为上"分别"三 处。汲取三家,互相体认证悟而归于一处应该是他心性修为的大路径,何况三 家又都是显性求慧的究竟之学。能够看出,徐泪不同的修证途径最终都落在自 性的明觉澄彻,人与物、人与事理的无隔无间,通融而化。而恰恰是这一明觉 与通融,最终决定着人与艺的关系,决定着人是否能最大程度地在艺术上得以 解脱,得以自在。再具体到书法,正是因为"明",故作书情显意豁,极尽"变" 则而自性不失;正是因为"通",故人书一体,人注无间一一人缘艺之形迹而 显其真性,形迹因人而显其鲜活。愈能明觉通融,为艺为书也就愈解脱,愈自 在。故尔,徐渭在心性最高层境的修为正显示了其书怯得以超拔绝尘的"心源" 到←徐泪书法风格论 所在! (三)化融古法 心性修为作用于书法亦反映了书陆实践对心性修为即得层境的印证,所以 对徐渭而言,人与书的修证同体相用,成人与成书一体无间。既然徐渭以书画 为自己安生立命的宅所,那么这注定了他终生在此领域的不懈耕作。自然,书 法艺术的创作规律让他必须面对的一个问题便是如何师法古人。 马炜 师陆古人,徐渭看重的并非仅是丰富多彩的表现语言一一一技法所能带给他 在表现上炫人眼目的方便,他更为关注在技怯背后所蕴藏的古人的真精神,所 以他学习古人的过程正是领悟其真精神的过程。徐泪在《书季子微所藏摹本兰 亭》中说到"非特字也,世间i者有为事,凡临摹直寄兴耳,株而较,寸而合, 岂真我面目哉? II伍摹 《兰亭》 本多矣 , 然时时露己笔意者 , 始称高手。 予阅兹 本,虽不能必知其为何人,然窥其露己笔意,必高手也。优孟之拟孙叔敖,岂 并其须眉躯干而似之耶?亦取诸其意气而已矣。叩8]在徐渭眼中,临摹作为师法 前人的手段,"株而较,寸而合"式的郎郭学步只能得古人皮相而已,真正的 师陆当是识技住所载之本, 所借之托。 既然一旦识其所本所托, 外在的技陆自 然为我所"破"所"解" 一一技法乃缘情而生的物质迹象,那还有什么必要斤 斤计较,"井其须眉躯干而似之",只当"取诸其意气"了。正是因为徐泪的师 法态度直指书艺本源,难怪有前人要说他"放言高论,不复问古人法度为何 物" [29]了。但是,我们更应该看到,徐渭直指其本的态度是以知古、辨古为基础⑨ 历届书法专业硕 \'3 的,因为直指本源是学习的 所归,知古、辨古是学习的必 士学位论文选 守 拭去会 需,两者是一体同步进行的。 在《跋张东海草书千文卷后》 毛‘ 中,徐渭告诫如若只是看到书陆最高阶段便妄图一步登天而废却刻苦的修习过程, 川刊「徐洞书法风格论 只能是流入妄邪"天成者非成于天也,出于己而不由乎 ~ 人也。蔽莫蔽于不出乎己而由乎人,尤莫蔽于罔乎人而诡乎己之所出。凡事莫不尔, 而至独于书乎哉?近世书者 阔绝笔性, t危其道以为独出 乎己,用世盗名,其于点画漫 不省为何物,求其仿迹古先 以几所谓由乎人者己绝不得, 马炜 图 1 行草书杜甫秋兴八首 况望其天成者哉!叩0]看来, 不知古便独出乎己以求天成的狂妄者和为法自缚的随人脚踵者不是落入这一边, 便是落入那一边一一一个鹦鹉学舌,一个痴人说梦。徐渭强调识其本源与知 古、辨古的一体互用,强调以变通的观念师法古人,这正是他的可贵之处。 正是因为他在师告古人上的变通态度,自然有其化融古蓓的具体实践。凭 借什么来化融,正缘于徐渭的知古、辨古,对古蓓的深解:何以能够化融,正 缘于徐渭认自性的不迷、情意的显豁是为书之本,而最终化融的目的便是以我 为本,以古为助,从而化他神为己神。徐渭对二王一路即以晋唐为宗帖学一派 的笔告形态,并非如有些人说的"不问古人居度为何物",他对借硬毫笔锋使 转之便而施之以切、砍、翻、绞、折、转等锋面变化的技法有熟练的掌握,对 此,我们不妨参阅他诸如《行草书杜甫秋兴八首》一类的作品(图 1 )。可以说, 正是因为徐得对传统帖学的核心技陆有知与辨的功夫作支撑,他在大量书法作 品中所展现出的任性直书、信腕直寄,并没有成为阙绝笔性之类的诡其道以为⑨ 历届书法专业硕士学位论文选 独出于己的异类,反而显出一种破"僵滞之相" (不能化用的技盐程式)之后 的从容自在。也正是有了这种从容与自在,徐泪不论在师盐前人哪一家的时候, 总会表现出非凡的自信:笃信我之自性从来不会被成法所迷乱眩惑,自信承古 能化的作书之法不会缚束性灵的显现,反而成全了自己在更大空间的自由抒发。 在徐渭变幻莫测了无定则的作品里,我们非要找出他的取陆渊也只能在一些师 躏圈 法痕迹稍见明显的作品中勉强做到。但是徐渭无论师在是哪一家,总是带有强烈 的"本我"色彩。这种"本我"正是师法古人得以实现化融的关键:前人的技 单程式i者要素依徐渭情意抒发而自由用之。至于在行书一类书作中,徐渭则保 持他的一贯面貌用笔坚实放逸,体态摇曳舒展,章法散侧跌岩更兼疏放, u←徐 而前人所备的已成之怯此时己被徐渭彻底消化为自己的创作能力,应之于当下 洞书法风格论 书写变为对技巧在去度的随机(依情绪、感觉、笔意、笔势等因素)调度,合与 不合前人之战均是情理之中的事情(图 2)。再就草书一类概而说之,除去保留 晋唐草盐的一类作品外,大量的作品可以说真的已经化融到"不问古人陆度为 何物"的境地,古撞在这里仅仅留下了几分依稀可辨的影子,一切都是混茫一 片了。 徐渭在师古上的化融 其实也正是贯彻着人与怯 马炜 两不相妨的大原则:以古战 助我之情意显豁然而本我 不立,自性不明又何以言助 我?在徐渭的书怯学习进 程中,正缘于这种认识高 度,方能随学随化,故他每 走一步其实都是为着与书 蓓的最高层境相打通。于 是,我们所看到徐渭本色鲜 明、奇幻多变的书陆面貌自 有其充足的内心依据和可 驭、可发的创造能力。这是 理解徐渭书艺的根本所在。 图 2 行书女芙馆十咏卷⑨ 历 届 书 法 专 业硕士 (四)自在之境 学位 论 文 成就徐渭书陆的奇幻多变,除了气质、性情、资质、心性修为以及对书话 选 语言自由运用等因素的综合作用外,创作时的即兴随机或许也是其书作风神超 逸的助缘。即兴随机意味着徐泪常常因某种外在的缘由使自己书兴大发,不可 阻遏。比如《书花志夫人宫词卷后》记述他因与朋友论宫词打赌作书。 [ 3 1J而 C 且似乎美食佳酿也特别能激发徐渭的创作兴致,就此他多有夫子自道 "万历「徐泪 辛卵重九,史甥携豆酒问蟹换余手绘。时病起,初见无肠,欲剥之剧,即煮酒书法 以晚之。偶有旧纸在榻,泼墨数种,聊以塞责,殊不足观耳。天地山人徐渭书风格论 于葡萄最深处。叩P明日拟书茶类,能更致盈尺活蜘否?是一难也,呵呵。叩3J这 种借兴而发的创作方式不大同于神怡务闲式,但这毫无疑问有益于徐渭将自己 的状态、情绪同书写感觉最为彻底地打通于当下,以心手不碍的最佳状态尽性 书写。尽性中徐泪不知我之为我,不辨陆之为主去,完全进入 "天机自动"的自 在境地。徐渭自己作画好用"扫"、"抹" 、 "戏谑"等字眼来形容他当时的创作, 由此我们倒是可以同样感受到他作书时的相似状态(参见表二)。 马 表二:徐渭提及创作状态的有关诗篇 炜 篇名 语摘 精理通毫末,物情无遁藏,平生江海心,游戏翰墨场。 《虾蛤》 实理拟虚味,老蕃放笔狂。 老夫游戏墨淋漓,花草都于杂四时。莫怪画图差两笔, 《题烟云之兴图卷》 近来天道够差池。 《画百花卷与史甥 , 世间无事无三昧,老来戏谑涂花卉, ……葫芦依样不胜 题日漱老谑墨》 揩,能如造化绝安排? 校枝叶叶自成排,嫩嫩枯枯向上裁。信手扫来非着意, 《画竹》 是晴是雨;巨人猜。 《画兰》 醉涂醒抹总是春,百花枝上援精神。 东吴药绢白;蒙漾,况值胶矶盏内空。烂颖扫来孤凤影, 《画竹》 江湖细雨淡烟中。⑨ 历届书法专业硕士学位论文选醺髓 说自在之境可以落实到徐渭的每一件作品,而体现得最充分、最彻底的当 属他狂选一路的草书。这类作品一般在尺幅土纵两至兰米左右,横一米左右, 跟传统尺幅迥然相异,是典型的书陆巨制。尺幅的增大无疑会使二王帖派用笔 方泣不易操作,笔法的丰富因之减弱自然难以避免,这对王锋、傅山来说亦不 能免,对徐泪也是一样。徐渭在他的这类巨幅草书里,似乎并没有想到要尽力 保留古陆,反而借此生发出自己的表现语言。其用笔品然在一定程度上有借锋 面转换以显变化的迹瘾,但概而言之,徐渭用笔以中锋为主导。在迅疾灵便的 书写中,笔锋则出现聚合、散破,或者绞裂的种种变异形态,而徐渭正是善用 这种变异,以情、意、势、力的同步作用化种种变异成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的 。←徐谓书法风格论 点画形迹。其用笔无定势、无定则,时时处在因情意、气机所生发的变化当中; 同时徐泪的用笔施以提按、疾涩之陆提按的自如生出笔意的肤岩起落,疾 涩互用生出的笔意既是流动飞逸,又是沉着丰厚充满着深厚的内质,它们的一 体兼用从而造成作品节奏的无尽变幻。在宇撞上,徐渭并没有背离汉字造型的 根本规律,他在宇法上的极尽变态,是依笔势、章蓓的气脉贯通而化用生形之 法。其宇挂在横向上的特征尤为显著:字体大多有一种极力外张,向周围伸展 的姿势,意欲达到上下四周说茫一体一一所谓"密不透风"的章法形式。其中 有些字的变态或斜伸横冲,或紧缩欲崩,或离散无常,完全乖乎常人的眼光, 但若以点画呼应的自然和通篇的化合一体衡之,此乖亦此合。而且正是势变 马 炜: (笔势、字态生变的机巧)连绵不断的流动形成了徐渭通篇章法既奇崛咨纵又 复归浑然无迹的特色。还应注意,徐泪的用墨虽然不像他之后的王锋等人好用 涨墨,但他在用墨上深悟枯燥润湿相变相生之理,以力挟笔不避温笔之I因反显 笔墨的鲜润清明,以势的自然行走而出渴笔、枯笔,不见萧索之病反得秋风燥 裂的老健风神。此外值得一捷的是,徐渭在用笔、用墨、字态、章法上的神乎 其用,无疑也得益于他在泼墨大写意上的所得,如《杂花图卷》 一类作品中所 显露的不滞一物、着相即化,即与书&风神如出一辙。应该说,其书、其圃, 在语言的彻底自由、心性的澄明显豁上是一体相通的。 当然,我们的分析可能有太多的理性色彩,也许徐渭在创作时什么都没有 意识到,只是依直觉与一时的状态书写;而恰恰正是其创作的无须所以"然", 说明了徐泪在破解一切障碍(心的无负担,蓓的化融)后所达到人书无隔、人 天与共的境界。⑨ 历届书法专业硕士学位论文选 (五)诗文、绘画的作用 徐渭在艺术上有多途的实践,所以,论其书陆风格的形成避开其他艺术门 类创作所起的作用是不全面的。这里就诗文、绘画简而论之。在诗文上,徐渭 主"本色",与其老师唐}I因之的文学观念一脉相承。[叫"本色"在徐渭那里一 方面指支撑创作的应当是自家的真实情意,戒设情为之。他在给朋友丁肖甫写 M 的诗序中言"古人之诗本乎情,非设以为之者也,是以有诗而无诗人。追于刊「徐 消 书 后世,则有诗人矣,乞诗之目多至不可胜应,而诗之格亦多至不可胜品,然其 法 风 格 论 于i寺,类皆本无是情,而设情以为之。夫设情以为之者,其趋在于干诗之名, 干诗之名,其势必至于袭诗之格而剿其华词。审如是,则诗之实亡矣。是之谓 有诗人而无诗。"[元]干诗之名、袭i寺之格已离诗之本i原甚远,那么诗人再多有 何意思?缘自家情意正在自得自适,以我为本,没有必要在自己身上"朱之 粉之, v青之壁之" , 徒添矫真饰伪之物。 [ 36 ] "本色"的另一方面则体现为表现 上的不拘成陆、定搓,当以师心横纵、不傍门户为创作的最终目标。 [ 37)所以, 不论前、后七子的宗秦汉、盛唐,还是i!唐宋的唐宋派,之所以皆落入规矩 古人而难以从根本上扭转文风凋敝,在徐渭看来是很自然的事情:因为他们 马 终归为古人所缚,不能"就其所自得,以论其所自鸣",从而达到化古自运的 炜 自由之境。 [ 3 8)徐渭明此理如《草玄堂稿序》所言"苟世之评君(挪仲玉)之 诗者,徒律之以汉、魏,则似不能无遗论于君。有深于儒与诗者,别作一观, 独溯君于无声之前,若所谓‘天籁自鸣\'之际,则汉、魏、唐季诸公,方将 自失其轨,而视君之驰骤奔腾,盖瞠乎其若后矣。" [39) 这里 , 我们也不难看 出,徐泪的文学观念与其在书撞上重化融古战而出己神是相通的。那么具体 到徐渭的诗文创作,正是依托其疏狂不羁的襟怀、敏捷无碍的才情,在多种 体裁、风格中把他的"本色"得以充分的体现。更值一说的是,徐泪的才情 属灵思妙悟,如风行一般时刻充满着敏捷与机趣,袁宏道言f余谓"才思奇爽, 一种超轶不羁之致, 几空千古" 正含此意。 [ 40 ) 而徐;目的才情恰是贯之于诸艺 的,其书t去的随机生变、着相即化正得乎所谓才思奇爽。至于绘画作用书法 须留意三点:其一,用笔跳脚灵便,笔势奔行无滞,气势的流泻无碍使其作 品呈现精力弥j荫的特征,这在徐谓书与画中是"声息"相通的z其二,徐泪水⑨ 历届 墨写意极善墨盐,以笔墨相发得苍j闰灵逸,这与其书用墨借笔而出,随笔趣而 书法专业硕士学位论文 生妙用是一理并用的;其三,固与书在章挂上共同体现为以笔意的贯通、墨韵 的流畅以及空间组合上的相让相就而成自然浑化。其实,以上兰点与其在论绘 画作用于书泣,倒还不如说提示出书画两道的通融互用。限于论文篇幅,这里 品盟蜡 暂且简略言之。 一 -一~ 、 徐j胃书法风格之启示 川剧←徐渭书法风格论 心性之于书提乃是其本源所在,心性修为的层境最终将决定其书住所能达 到的境界。故修为成为必需。本惊得在, 夫书自然有所托,无伪无饰:自性澄 明 , 为书自然情显意豁, 不矜不做。而同时无尽丰富的技怯非隔于本心,而是 与己通融, 在最大程度上成为人之心性显现的方便。 所以 , 诸如技法精能后的 "熟"何以不能得性灵鲜活的"生",执性使情何以反碍格局的广大,当于心性 作用书法这一层面多找原因。不能得"生",缘自性不立、人书相隔,技怯的 精能变成一种反掩本色的修饰;执性使情即执著一己,而所谓格局的广大则需 要心与物相涵融的器量和德量。这是启示之一。 徐渭书法创作中达到无告无天的自 由,一方面归于其善于化融古怯直以我 马 炜 神出之,再者是他深悟取乎未成之蓓的道理。取未成之告并非与取已成之陆相 背。前者多是在知古、辨古、化古的基础上以合乎自然之理的形迹直通心性, 而后者更强调技法的积淀和锤炼。故前者可印证于原始艺术、民间艺术的天成, 后者可印证于一般文人书怯的精深。徐泪的创作通融于"取已成"与"取未成" 两种形态,无疑又是一个有益的启示。 徐渭书怯创作的以动为用不仅体现为他一贯的不拘一格、奇幻多变,更体 现为随机生变、着相即化;而与此相对应的以静为用,在创作上更注重于风格 的不断提炼与升华一一技怯的不断精纯,内质的不断丰厚。这两种创作形态从 人之心性总惊的显现方式上说, 一种趋于酣畅淋漓,一种趋于平淡静夜。所以 启示之三是:所本归一,分用无碍。⑨ 历届书法专业硕士学位论文选 E作者简介】 马炜,男, 1 9 76年 1 2 月 生于陕西合阳 , 1995年考入西南师范大学中文系 , 1 9 9 9年取得文 学学士学位, 2002年取得书 法硕士学位 , 现为 重庆教育学院美术系讲师 , 重庆市书法家协会 会员。论文《气质之别与性情之辨一一祝允明、文微明比较》获重庆市第四届书学研讨会二 等奖,书法作品入编《巴渝风重庆市第二届青年书法家26人展作品集》。 噩 噩 "「徐泪书法风格论 hq 别 习笛 有 hPA H飞 羔 甜食帘,、山风4曹 专最耳,… 主句 t主 4飞, 是美元等不连 人私者认毛蒜摇"式刊j辈 马 在 a ~,鼠\'即馆 炜 其 斜 信尔地捕,则嚼炜\'← 展 不必 ,户\'束建传俐争 h忽、、(.> 是 而 γ且究 哽 马⑨ 历 【注释】 届书法 [I] 徐渭 《徐渭集}) , 北京 : 中华书局, 1 983年版 , 638页。 专业 [2] 同[1 ], 661页 。 士 硕学 [3] [4] 同[1 ], 643页。 位论文 [ 5] 同[ I] 。 选 [6] 同[1 ], 1 342页 。 疆醺 [7] 松年 《颐园论国》 中评徐渭一节虽难免有自身立场所带来的偏激之辞 , 但仍不失见地之 深 «古今国人 , 一有孤冷拒人之病,自觉清高 , 其实乃刁钻古怪之流, 君子亦憎之, 小人 尤不相容,此等{尚入宦途,义道奇祸。……细观画传之人,大半皆有嘉言熬行、 善政高文 , 不仅以几笔书画即为不朽功业。 吾辈所学之事, 本属清高,切勿因此自抬声价, 谦恭和蔼 , 丘 尚不免遭忌件人 , 况耍名士脾气哉?愚i冒处世谋生 , 先戒汪傲,孤冷乖僻 , 矫枉寡情, 此等 徐唱法风格论 人不可学也。 凡人一人此障,必无福泽,纵是回到绝I页,亦属汪怪, 其笔下亦必不近情理 , 既已自误 , 更误后人不浅。 . .. . . .惟徐天池恃才傲物 , 心地滴狭,修怨害人, 以致身遭刑狱之 苦……皆不善和光同尘之累耳e " [8 ] 同[ 1 ], 1339页 。 [9] 同[ 1 ], 1342页 。 [ 10] 同[ 1 ], 1 326页 。 [1I] [12] [1 3 ] 同[1], 677页 。 [1 4] 同[1 ], 5 15页 。 [ 1 5] 同[1 ], 1004页 。 [ 1 6] 同[1 ], 994页。 马= [ 1 7] 徐渭十多岁时即与同学萧女臣等相与研读老庄诸子及仙释经录 (参阅 《徐渭集 · 徐文长 炜: 三集》卷二十六 《萧女臣墓志铭}) ) , 后又随长兄徐淮师道士蒋篓学道 (参阅 《徐涓集·徐 文长三集》 卷四 《蒋扶沟公i寺六首》并序)。 [ 1 8] 高亨 《老子正i古}) ,北京 : 古籍出版社 , 1 956年版 , 39页 。 [ 1 9] 郭庆藩 《庄子集释}) , 北京:中华书局 , 1 96 1年版 , 769页 。 [20] 同[1 ], 548页 。 [2 1] 同 [ 1 ], 89 1页 。 [22] 同[1 9] 。 [23] 同[21] 。 [24] 同 [1 ], 1020页。 口5] 同[ 1 ], 1 092页。 口6] 同[ 1 ], 349页 。 [27] 同[ 1 ], 1114页 。 [28] 同[1 ], 577页 。 [29] «四库全书总目- 卷一七八· 徐文长集》提要述徐渭为学、 生平遭遇 , 言他师法态度颇⑨ 历草草业硕士学 有见解"盖渭本俊才,又受业于季本,传姚江纵r~之派,不幸而学问未充,声名太早 , 一 为权贵所知 , 遂侈然不复检束。及乎时移事易, {!宅僚穷愁,自知决不见用于时,益愤激无 聊,放言高论 , 不复问古人法度为何物。 位论文 [30] 同[25] 。 噩 [3 1] 同[1 ], 1097页 。 黯 [32] 同 [1 ], 1095页 。 [33] 同 [1 ], 11 27页 。 [34] 唐顺之被徐渭列入 "师类" 、 "纪知 " ((徐渭集 · 补编», «畸i普» ) , 他的 "本 色"说集中体现在《答茅鹿门主事书》一文( «荆川集》卷四)。唐顺之一生的文学观念大 川刊「 致分三阶段一一追随前七子复古、 崇尚唐宋古文、本于自我真精神 ( "本色"说 ) , 而徐徐消 渭所受唐顺之影响的正属其第三阶段。详细论述参见左东岭 《王学与中晚明士人心态》第极法 风 格 三章。 [35] 同 [ 1 ], 5 34页 。 论 [36] 同[1 ], 579页 。 [37] 同 [1 ], 976页 。 [3 8] 同上。 [39] 同 [1 ], 906页 。 [40] 同 [1 ], 1347页 。 马 炜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