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刘静兰采访实录(2)

高手在民间——一个中学生对民俗剪纸大师的访谈实录 作者:张京羽


问:这次获奖后给您带来了什么改变?

答:从那以后,我的剪刀就再也没停下来过,而且更有信心了。我会剪纸的消息在厂里都传开了,同事们结婚办喜事都找我帮忙剪喜画,我也是有求必应,大家在新房里热闹地玩耍,我就坐在一边快乐地剪喜字、剪喜花。家里人也会帮我买一些有关剪纸方面的书,也会帮我把剪纸作品送到一些报社作插图用。我一边工作,一边学习,眼界也逐渐开阔起来。随着大家对剪纸的认可,我也越来越意识到剪纸是一门民间艺术,自己有责任把这种艺术发扬光大。

问:帮别人剪要不要报酬呢?

答:怎么会要报酬呢?剪完了,他们会送糖或者瓜子来,好多同事就坐在一起嗑瓜子、聊天,我顾不上嗑瓜子,继续剪。那时候不会想到剪纸也能值钱。

问:那您什么时候知道自己的剪纸也能值钱的?

答:1992年,我去北京出差,特意带了自己的剪纸去了中国美术研究

院找老师。没想到老师没找到,我在和一家卖剪纸的摊主聊起剪纸时,我说自己会剪纸,他就想看看,当我拿出两幅剪纸作品让他看时,一位路过的人看见了,当即掏出十元钱要购买。我从没想过剪纸会换成钱,我就不好意思要他的钱,那人扔下钱就走,我第一次意识到原来自己精心创作的窗花居然是有价值的。

问:听起来好像您什么题材的内容都能剪,如何才能做到这一步?

答:其实来工厂工作之前,我就有十几年的剪纸技巧积累了。之前年复一年为家里和村里乡亲们剪过年的窗花,许许多多剪纸老样子都烂熟于心,为我打下较扎实的基础。在这个过程中,我也搜集了几百幅各种题材的老花样,这些老花样内容丰富、种类多样,具有复杂的历史背景和深厚的文化内涵。来到工厂后,我在原有的积累下,开始创造性地剪喜花、生肖花、寿花、团花、灯笼花和以夫妻子女属相为题材的“全家福”。这段时间有了很多创作灵感,工艺也有了很大提升。

问:您多次出国参加文化交流活动,国外的朋友也很喜欢您的剪纸作品吗?

答:除了现场展示之外,我有时会进行现场演示,他们的语言我听不懂,但我能感觉到他们很惊讶这是怎么剪出来的,我听到他们发出“哇哇”的声音,后来听有的媒体报道,说我的现场演示震惊四座。

问:您的民俗剪纸作品在国内多次获奖,在国外也大受好评,对此,您怎么看待?

答:1994年,我在朋友建议下,参加了“中国民间艺术一绝大展”。出人意料的是,我的剪纸作品《老窗户》夺得铜奖。剪纸作品《老窗户》再现了当年老家张贴的窗花,只是将36孔窗格中的剪纸样式融入自己的创作。此后,我才知晓原来窗花花也是艺术。于是,大大增强了自己参加各种民间艺术展览的信心和勇气。

多次获奖让我有了比较高的名气,也会被邀请参加一些民间艺术活动。但这些都没什么,我从小就学习剪纸,喜欢了一辈子,我从来没想靠剪纸去赚钱。我们的民俗剪纸能得到外国朋友的认可与肯定,当然很高兴,我会一直剪下去。

问:您剪过无数张剪纸作品,在您创作的所有作品中,您最喜欢哪幅作品?

答:我最喜欢的是《十二生肖》,从构思到剪裁,我整整花了3个多月的时间。

问:能详细说说喜欢这个作品的理由吗?

答:《十二生肖》是在1996年创作的,用了4种颜色,每幅生肖图都比较活灵活现,并且有3个小图组成,可以看到和此生肖相邻的其他两个生肖,中间配以寿、万、水波等剪纸纹样,融合连接,使每个生肖图都和整幅剪纸浑然一体。

问:那么您判断好作品的标准是什么?什么样的剪纸才是好的剪纸?

答:剪纸创作要有“讲究”,不光是剪得精细。比如《老窗户》讲究的是天圆地方,而《月光》讲究的是阴阳结合。每一幅剪纸都有它丰富的内涵,并不是看起来漂亮那么简单。所以我在带徒弟时也会让他们认识到,必不可少的传统不能忘记。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