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虽然剪纸都有自己的地域特色,但对普通消费者来说,剪纸元素都差不多,您能一眼就看出是哪个地域的吗?
答:一看就能看出来是哪个地域的,也能一眼看出自己的作品。我有一次在路上走着,看到一个人穿的T恤上印有一个剪纸图案,我一眼就看出是我的剪纸作品。还有一个白酒品牌,酒盒子上用的也是我的剪纸作品。我也没有时间去打维权官司。所以现在市场上比较混乱,随意盗用别人的创作,不尊重知识产权。
问:能简短地说一下以您为代表的商都剪纸的艺术特色吗?
答:整体来说,因为从地理位置上说是个交界点,商都剪纸内容比较丰富,既有草原游牧文化,也有中原农耕文化。窗花比较多,窗花花样留下来的也多。剪纸风格淳朴粗犷,但画幅都不大。大多采用团块状镂空剪法,画面效果简约概括,没有太多矫饰,整体比较朴素。
问:后来到城市去工作,您的风格有什么变化吗?
答:我到了城市开始没有把剪纸当成一种艺术,后来我的师傅说这是民间艺术。每当有结婚的同事让我帮忙剪喜画,我就开始创作,不喜欢重复地剪,人家给一个题目,我就创造着剪点儿什么。那时候什么题材的都剪过,而且会有自己的创意。我曾经想跟着一个老师学画画,觉得学会画画了,对以后设计剪纸样子有帮助,但老师说你这么大的年龄想学什么?我说我只会剪纸不会画,他说你原来怎么剪的?我说就是照着花样剪的。他就建议我回老家收集花样。
问:一直没有学画画?
答:老师认为学画画,我的剪纸就变味了,所以后来有个美术馆的老
师说这个老师太好了,我应该感谢他。有一些东西我知道,我就是想创作一些东西,但是理论的东西必须懂,没有理论的支撑,你心里没有数。像这些过去的花样,包括这个花样,这是我们在清朝时期创造出来的,一直流传下来的,这些花样一直流传下来了,都有说法,都是很吉祥如意的表达,每一个剪纸后面都有文化和寓意,还有民俗的东西。还有一些寄托,剪一个庙那样的,精神上的寄托都涵盖在剪纸的形象里面了。原来我只是剪,不知道这些。
问:您说的那个“变味”是指什么变了?
答:中国的文化比较含蓄,不直接点出来,它用一种载体表达出来,你要写“马上封侯”那太直白了,它用一个摆件放在那儿,是一种很直接的谐音,一个马的背上骑一只猴子来表达马上封侯,用谐音表达你的一种愿望。过去用桃子表达长寿,茶壶就是期盼生一个男孩,石榴是多子多福。这是一种很深厚的文化底蕴,传承的过程中我担心慢慢地淡漠了,有一些慢慢地就忘记了,那种味道没有了。我认识一位教剪纸的老师,他说他最失误的就是没有把民间的窗花整理和收集起来,他让我以后要做这种收集整理工作。
问:您的意思是说不能只传下来老花样,其中的文化内涵也要传下来?
答:是的,所以从1986年开始,每次研讨会我能看的论文我都看,我理论文化没有到那个程度,但有一些东西心里还是知道的,很多东西都有讲究,随着时间越来越长,有一些东西永远不知道了,这就非常可惜了,就是看着好看,什么意思呢?看不懂,不好理解。我觉得肯定不是随意性的,有一些文化,因为只留下了符号,作品背后的东西不知道。有一些是那个时代生活当中的表现,有一些东西是精神层面的,那种寄托,还有期盼,都在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