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年最大的事,是由我主持、自己团办评剧学校,我任校长,招了80名学员、乐队、演员、各班科,都是团里各行兼老师。这个团带戏校也是自1949年解放的、头一个培养评剧演员的团体。现在的刘姗、张淑桂、刘淑萍、邢兆驎、焦佩华等中年演员,都是现今评剧舞台上的主要演员,我看到她们,想想当年,十分高兴!
祖光常常不在京,黄苗子、郁风、盛家伦、张正宇、丁聪、唐瑜等朋友常常来照顾我,他们可称得上是我的良师益友。我们的家庭也是我的课堂,祖光是我的老师,是严师,和蔼、不厉害,因此我不怕他。和祖光一起生活,他帮助我懂得了很多知识,他对我说,无论唱什么角色,都要注意民族性和地方性,要用自己的语言传达情感,创造独特的人物形象,作为一个演员最重要的是感情的真实,必须先感动了自己,才能感动观众。
也就从这时开始,我才懂得系统地创造人物形象。过去我从小学戏都是口传心授,不讲究人物的规律、顺序、内心和形体、声音的表现等等。我时常创造一个角色,先把唱腔唱给他听,他是我的第一个观众,他总是提出他的意见,一点儿不客气,有时我为此不高兴,说他太苛刻了,他就说:“我是观众就要把我的直感意见提出来……”也是在我听到这些意见后我不知不觉地提高了。他在艺术上帮助我非常耐心而直率,我无论表演和唱腔,不让他听听看看自己就不放心,哪怕他已很晚回家,很累很累的,我也是先让他听听看看我的人物设计。
星期天来的客人很多,可是有几位同志很有意思,一位是裱画师傅—刘金涛,另两位是书店的魏广州和老吴师傅,他们都是祖光常去的琉璃厂书店和画店的职工,魏、吴二位师傅是送书的。真怪了,祖光不单常去琉璃厂看书、买书,还要常常请这二位师傅送书,我不能理解读书人的书迷,祖光告诉我:有的书,市面上是买不到;而有的书在人家用不着、摆放闲着。这几位送书的师傅串百家,为了让这些放在那里待着的书,动用起来。他们来咱家送书,也把我还用不着的书拿走,送到别人家去用。特别是魏广州同志,他是琉璃厂学徒出身的老书店工作人员了。他每星期骑车来送书,都问我:“新先生,您需要什么书吗?我可替您找来……”我说:“我文化很低,没有学问,就需要学习,最喜欢的是字典,为了学文化。”祖光说了:她最爱字典了,你帮她找找学习文化的字典吧。魏广州果然给我送来大大小小的字典好几本。如今我手里还有两本字典,一本是祖光送我的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大辞典编纂处编的《学文化字典》,另一本是《新华字典》,这两本字典都是1952年商务印书馆出版的,我也是这时得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