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自出机杼,成一家风骨(4)

往事流光:见证文学的光荣年代 作者:汪兆骞


王朔从未求过我,我用了几天,写了一篇长文《侃爷王朔》,在《北京晚报》连载。不少文坛朋友为这篇文章唱了赞歌,我的师哥评论家张同吾还为《北京晚报》写了篇评《侃爷王朔》的文章,着实地夸我一番。当然,也有一位获茅盾文学奖的朋友,因不屑王朔,而打电话取笑我:“你是堂堂大编辑家,怎么以爷称王朔?”一直到多年以后,有些作家友人还为我这篇文章耿耿于怀。20世纪末,云南邀请中国作协党组书记唐达成、老作家李準、老诗人李瑛等一批作家访问昭通,我也忝列其中。我们把所获报酬,悉数捐给贫困山民。后来当地作协,请我们给云南作家讲讲文学现状,唐达成点名让我主讲。我刚刚讲到王朔,一位很有成就的北京作家,竟拍案而起,云:“兆骞兄,你休谈王朔,我们耻于与王朔为伍!”

也是因为王朔,我结识了冯小刚。

初见冯小刚,是在1986年。那时郑晓龙告诉我,我责编的《麦客》要由北京电视台拍成电视剧,希望我和《当代》给予支持。1985年,在南京召开了第七届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颁奖会,是我想办法,把郑晓龙和李晓明带到南京并参加颁奖活动的。会上,我将《麦客》的作者邵振国等获奖作家引荐给郑晓龙、李晓明。

拍《麦客》时,冯小刚是美工,我经常跑片场,与小刚有了点头之交。而正式相交,是一家杂志让我写王朔,于是一起去见王朔和冯小刚。小刚很希望我多写王朔和他们合作的电视剧。又后来,冯小刚拍王刚发表在《当代》的《冰凉的阳光》,王刚和我有了多次接触小刚的机会。熟了,交流就多了。一次冯小刚找我,说汪先生,您在剧中演那位教师吧,先生的性情品质挺符合这一角色,王刚也撺掇我试试。我哪是那块料,忙抱拳婉拒。电视拍成,到我社试映,以答谢我们的热情支持,不知何故,此剧未能公映。但冯小刚的才华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已让学者专家云集的人文社诸公震惊和叹服。多年后,很少与他联系,但他与王朔合作拍的《非诚勿扰》公演后,我还是写文,由衷地唱了首赞歌。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