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一秒之后 第一章(3)

一秒之后 作者:威廉?R.福岑


如今,过去的疗养院变成了不同教堂的会议中心和孩子们夏令营的营地。约翰所在的学校原来就是一家疗养院,人们称那里为小海湾。学校很小,一共只有六百名学生,他们大多数来自北卡罗来纳州各地的小城镇,还有一部分来自亚特兰大或者佛罗里达。一些学生对这里相对闭塞的环境感到十分震惊,但大部分人都不得不承认,他们确实很喜欢这里。学校环境优美,平静祥和。过去这附近建过伐木场,曾经拖拽木头时留下的痕迹如今依然可见,拖纹横穿学校边缘,直通向米切尔山山顶,旁边清澈见底的河流是进行皮划艇运动的天然场所,还有成片茂密的森林可以让学生们避开相当严格的校规,好在里面偷偷聚会。

直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小镇经济才逐渐有了起色,最终小镇凭借其自身力量复苏了。保留下来的古旧建筑风光引人入胜,夏秋两季,许多人从夏洛特或者温斯顿-塞勒姆赶来避暑。那个时候,街道上到处都是游客,还有成百上千居住在小海湾的“村民”——为了招揽生意,许多当地靠近宅第的村社都被租给那些年纪大的南方阔佬了。

玛丽过去就生活在一个那样的家庭里,富有且带着旧南方的保守气质。珍妮——玛丽的母亲,即使当处于癌症晚期的老伴儿泰勒如今已经住进旁边一所疗养院,她仍固执地攥着他们在小海湾那里的房子不愿放手,并且拒绝搬到其他地方去。

约翰继续沿四十号州际公路朝东行驶,穿过连接天鹅堡的道路,火车在他左边轰鸣。镇上的老人们依旧对那条“轰鸣铁路”充满憎恶。毕竟在它进来之前,黑山一直是个安详平和的南部小山村。随着铁路的建成,交通变得便利,城市开始发展。每到周末,旅店最爱的游客便如潮水般涌进这座小镇,但其他市民就不得不忍受发展所带来的喧哗。

出了城,约翰在与州际公路平行的旧公路上开了不到一英里,便右转驶向一条蜿蜒在小山上的土路。在山上,你可以俯瞰整座小镇的风景。过去有个关于这座山的老笑话:当他们说“调头上土路”,你就知道自己找对上山回家的方向了。

对一个新泽西人来说,约翰仍不敢相信,自己竟然真的跑到南方来生活了。开车沿山边土路前进,途中映入他眼帘的是价值百万的美景。

他和玛丽置办的房子位于这一地区某新建社区之中。在乡下,商业区与住宅区并没有明确区分。山上较为低矮的地方有几辆拖车和一间旧窝棚,里面住着康妮·亚伯罗夫——一位山下邻居,人特别好。可惜直到现在她家都没能用上电和自来水。挨在她家旁边的是一间诡异的大众汽车修理店,店主吉姆·巴特利特像个从六十年代回来的老古董。他家门前的空地上,胡乱堆放着十几辆生锈的甲壳虫和货车,甚至还有几辆价格不菲的大众面包车和卡曼吉亚①。

他们住的房子(玛丽和约翰将其命名为瑞文戴尔②,因为两人都很喜欢托尔金)为两人提供了一份格外开阔的视野,在那儿他们可以尽览山谷中的美景。远处连绵的大烟山勾勒出阿什维尔上空的天空。小房子正对西方,如此一来玛丽便可以尽享一片属于自己的晚霞。

当约翰想要描述门前的风景时,他可以直接对朋友说:“去看电影《最后的莫西干人》,里面有半个小时的镜头都是在我家附近拍的。”

整栋屋子极具当代风格。天花板高高在上,全玻璃制的西墙从卧室起,穿过客厅直到餐厅。出于玛丽的要求,床依旧摆在面对玻璃墙的位置,这样即使生命在不断消逝,躺在病床上的她仍可看到外面的世界。

他停下车。金杰和扎克正趴在卧室地板上晒太阳。这两只金毛犬十分漂亮,只是需要用脑子时都比砖头还笨。注意到有人来了,它们猛地起身狂吠,仿佛约翰不是这家的主人而是一个不速之客。可如果他真是坏人的话,只怕两个小家伙早就吓得缩成一团,屁滚尿流地跑到珍妮弗的房间躲起来了。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