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观功念恩生福报(1)

惜福 作者:弘一法师 星云大师 学诚法师


学诚法师

有人问,如何打开心胸格局?我感觉有两个方法挺有效:一、原谅别人;二、包容别人。那如何达到呢?我觉得观功念恩是个良方。不然我们不可能包容对方,我们不会去想他的苦难,不会想到他的难处,不会去原谅他,这样带来的只能是纠缠。确实,在寺院里懂得感恩很重要啊!

像我们现在年纪才多大,三十岁左右。再看那些老菩萨们,按照儒家的说法,让这么大年纪的老人为我们年轻人干活,这是不孝。一个小孩子整天不努力,让一个六七十岁的老人忙碌,这在家都是奶奶辈的,还给我们种菜,并且还亲自送到大寮门口,我们要知道感恩啊!否则时间长了都忘记了。这都是会消我们非常大的福报。如果我们不用功办道,还常常散心杂话、散乱、放逸的话,都是十分消福报的事情。福报就是这样渐渐地消掉的,这一点我们要非常清楚。

不去想,我们不会知道,这么多位义工,在道场为我们付出,这么大的福报,不是在寺院里,靠三宝的摄受,到哪个地方能找到?哪个单位、学校、公司能够这样?一百多个人天天在这里,为佛教付出,并且是那么的真心、不求回报,在物质上没有任何要求。这个恐怕也只有在佛门里面才有这样的事情,别的地方不可能有的。义工们见了我们还会至诚恭敬地鞠躬,就差趴到地上给我们磕头了。他们不但起早贪黑为我们付出,还唯恐对我们不敬,可以说正心诚意做到家了。如果我们不常常思考这些事情,甚至不自觉地还认为自己天下第一,可以说是不知道天高地厚了。在世间修身处世的标准都达不到,更不要谈儒家、佛家的标准了。

如理如法除习气

比如说我们行堂,应该怎么做,都是有规矩的。如果按照这些规矩做,就能净罪集资,在净人、沙弥阶段就是做这些。举个例子,丛林里面的规矩,行堂的最后吃饭,吃到最后没有了,没有了就没有了,不吃了,饿着。这一点都不能吃将来怎么做一个好比丘?

我们要真正接受佛陀、祖师大德传下来的好东西,明白戒律里面是怎么规定的,这样,才会使我们在净人、沙弥阶段真正地培植福报。否则净人、沙弥阶段增长的都是我慢,一大堆的毛病、烦恼,一旦当了比丘,很快就腐烂了,谁也不敢说,连师父也教育不了。在一个寺院里连师父也教育不动了,我们还有什么希望?这一辈子就在痛苦当中了。反之,一生都在快乐、寂静、非常安乐的、在渐次增上生的过程中度过。每一段路的境界我们如果没有走过,是不知道的。以前我说过,寺院是凡圣同居土,里面可能有圣人、有贤人、也有凡夫。一个人不知道另一个人的境界,别看别人也是两只眼睛、一个鼻子,我们没有到那个程度,我们就是不知道对方的境界。

在一个寺院里,许多事情都是有规矩的。行堂有行堂的规矩,很多祖师传下来的规矩。如果不懂这些道理,作为行堂的同学会有抱怨:我都这么努力为你们行堂了,你们还这么挑剔。我这么为你们付出,你们还要求我这么多。其实,行堂正好可以降服我慢。行堂的过程,完全是调伏我慢的过程、集资净罪的过程,而不是增长我慢的过程、集罪净资的过程。甚至,我们行堂时间长了,就认为我可以控制用斋的同学,心想:“你们这些人,谁跟我过不去,好,今天我就给你点好看,或者我给你打少一点,因为我可以控制你。”怀着这种心态行堂,完全是错误,真是不知道自己是什么身份?现在应该做的是什么?应该忏罪,应该积资,将来才可能顺利地进入僧宝的行列。这些基本的概念都没有的话,你说行堂干嘛?增长我慢!会想:“你们这些人,坐着吃饭不腰疼啊!把我累成这样。”这纯粹是利益关系,这哪里是出家啊?这不是一个出家人的基本心态。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