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代序:我观新诗(5)

正统的与异端的 作者:蓝棣之


邵冠华和路易士写过一些好诗,只因他们继承李金发式法国象征派诗的衣钵,较多地接受李金发诗中晦涩的部分,以致影响了自己的创造和发展。真正从法国象征派诗中汲取精华,融会贯通,以自由体的格式挥洒自如地加以运用的,是艾青。当我最初读到他的

若火轮飞旋于沙丘之上

太阳向我滚来……

突然,我的眼前亮起来了,我的心头暖起来了,一点不错,太阳向我滚来了。

艾青的《大堰河——我的母亲》那时已很有名,脍炙人口,但强烈地打动我的却是他的《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北方》、《手推车》、《吹号者》、《时代》、《黎明的通知》和后来的《鱼化石》……他的朴素真实的感情俘虏住我。艾青惯于用平凡的语言,自由的格式,不事雕琢地写出激动人心的诗篇,富于魅力。他的诗淳朴,流畅,浩荡,读起来琅琅上口,如行云流水,聚散无常,是诗,又是散文,他在《诗的散文美》里说:

由欣赏韵文到欣赏散文是一种进步,而一个诗人写一首诗,用韵文写比用散文写要容易得多。但是一般人,却只能用韵文来当做诗,甚至喜欢用这种见解来鉴别诗与散文。这种见解只能由那些诗歌作法的作者用来满足那些天真的中学生而已。

这段话是针对那些涂脂抹粉、人工气很重的韵文而说的,却也确实是我们理解诗人的一把钥匙,它揭开了艾青一直采用自由诗体的秘密。我非常重视这段话的意义。蓝棣之同志根据艾青自己的话指出散文美这个主张不是他的发明,戴望舒写《我底记忆》时已经这样做了,再早似乎还可以举出郭沫若。但我以为他们没有一个像艾青那样说得明白:“由欣赏韵文到欣赏散文是一种进步,而一个诗人写一首诗,用韵文写比用散文写要容易得多。”在艾青以前,不可能有这样清楚明确的宣告。郭沫若的《炉中煤》自然是一首好诗,曾被许多研究者当作例子证引,我们读了《炉中煤》以后不妨再读一读《煤的对话》——我不是说拿两者作比较,诗是永远无法比较的。也不是光要读者注意它们的形式,从形式上说两者都是自由诗。我是要读者注意在这种自由的形式中诗人们构思的自由,他们从煤得到启发,感受深刻,设想奇突,但是,郭沫若心头的燃烧到了艾青的眼前却变成沉默,呵,沉默,伟大的沉默,永恒的死一般的沉默。然而,

死?不,不,我还活着——

请给我以火,给我以火!

这就是艾青,我们的诗人艾青!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