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后川端又提及其他艺术家,特别是小说家芥川龙之介。芥川在很年轻时就自杀了,而川端则在73岁时自杀,距他获诺贝尔文学奖已有四年。两人自杀时的年纪相差很大,但自杀的原因也许很接近。在《临终的眼》中,川端说自己年轻时并不了解芥川自杀的原因,很看不上芥川,“芥川无论作为作家还是作为一般文人,我都不那么尊敬他”。等到川端活到接近芥川的年纪时,才体会到芥川的感受,这就是“临终的眼”。因为只有当一个人以为自己活到“晚年”的时候,世界的美才被他的眼睛事无巨细地收拢。
芥川说:“我什么时侯能够毅然自杀呢?这是个疑问。唯有大自然比持这种看法的我更美。也许你会笑我,既然热爱自然的美而又想要自杀,这样自相矛盾。然而,所谓自然的美,是在我‘临终的眼’里映现出来的。”
而川端说:“在修行僧的‘冰一般透明’的世界里,燃烧线香的声音,听起来好像房子着了火落下灰烬的声响,听起来也如同电击雷鸣。这恐怕是真实的。一切艺术的奥秘就在这只‘临终的眼’吧。”
因为他们在临终之前看到了世界的大美,他们才义无反顾地自杀。他们身体力行的事,就是日本人传统中的“生如夏花绚烂,死如秋叶静美”的生死观。
如果我将“临终的眼”代以审美的眼,就可以和黑暗森林原则拉到一起了。
也就是说,罗辑据以推论出黑暗森林的宇宙社会学公理并不成立,尤其是第一公理“生存是文明的第一需要”,原因在于这条公理应用到个体就不能成立。
生命是个人的第一需要吗?多数情况下看起来确实如此,中国人有一条独立于苍茫宇宙的信条:好死不如赖活着。但这个信条并不是放之宇宙而皆准的宇宙真理。不用说宇宙,就是在地球上,“生存是文明的第一需要”也不是真理。比如,我们前面提到的芥川和川端康成,对于他们而言,生存最多只是实现审美的过程。他们不仅觉得赖活不如好死,还认为美是世间很值得尊重的东西,而最美的东西往往是瞬间的,如樱花,因此他们会为美去死,有时甚至觉得死本身也是一种美。这和日本土地不大但风景优美有关,也和佛教有关。
以这个比类推下去,还有很多可以说的话,不过,我还是打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