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成功人士中,格拉德威尔的例子有比尔·盖茨,他从中学到大学二年级,由于机缘凑巧,肯定花了一万个小时练习编程,如果没有这一万个小时,很难想象盖茨能够那么成功。
他还研究了为什么加拿大很多冰球选手都出生在年初的几个月中。回答是:加拿大是按照年份年龄选择选手的,所以出生在一月的选手比出生在十二月的选手大了几乎一岁,看起来更成熟从而更有机会得到额外的训练和进入精英俱乐部。
我还觉得,足够多的练习确实是能够将一门手艺做好的必要条件。有人问我:你什么时候觉得自己变得聪明了?老实说,不是在考上大学之前,甚至不是在大学期间。我觉得我有两个感觉明显的变化,一是读研究生期间,一是做博士后期间。假如我在大学和研究生期间每天花五个小时学习数学物理,那么我总共花了大约一万五千个小时,这么多的练习才让我知道什么是物理研究。后来又花了一万小时才让我知道什么是有效的物理研究。
基于我个人的经验,在科学研究领域,一个人博士毕业,只能算入了门,还算不上一个成熟的专家。正是基于这个考虑,我不会对一个研究生提太高的要求。
我记得徐静蕾在一篇访谈中说到演员的辛苦,表面很风光的人,其实背后不知道多苦多累,她用了一句“净看到贼吃肉,没看到贼挨打”来形容,很形象。
成功的因素还有机会和环境,没有这些,你也没有机会去做一万个小时的练习。盖茨有了父辈的支持,才可能在中学就能得到用计算机的机会。一个反例是克里斯多福·蓝根(Christopher Langan),一个智商高达195的人,最后只能在一个马场工作,原因是他没有得到机会。
所以,一万小时定律带来的好消息是,如果你花了一万小时(我觉得在物理领域得有两万小时以上),而你原本的智商只有120,那么你可以达到智商是150的人花了同样多时间所达到的水平;坏消息是,如果你不成功,你只能抱怨自己没有花足够的时间。当然,也许你没有好机会,例如没有遇到一位好老师。不过,没有遇到一位好老师,原因大概也出在你自己身上。
最后要说一句,格拉德威尔的一万小时定律是建基于瑞典心理学家安德斯·埃里克森的研究的。另外,那本《理解天才》的作者迈克·豪也是心理学家。
以上谈论的其实不是智商,而是技能。技能是一个人在某个领域成功的必备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