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春光荏苒如梦蝶(1)

明朝一哥王阳明 作者:吕峥


王阳明别过道士,经武夷山辗转到南京去看望父亲。

此时,京城里正流传着王阳明在钱塘江投水,又在福建起死回生的神话,就跟北京地铁站门口卖小报的吆喝“卖报卖报,刘德华又自杀了”一样,谣言越传越离谱,直至传到湛若水耳里。

湛若水哑然失笑,道:此佯狂避世也!

只有他能懂阳明这套虚虚实实的艺术。因此古人曰:知音世所稀。

数月不见,王华老了许多。望着父亲斑白的鬓角,阳明心下愧疚不已:少时顽劣,现在又身遭此祸,父亲为自己操了多少心!

王华根本没有想过这些,只是见阳明与自己交谈时咳嗽不止,关切道:你的肺病越发厉害了,以目前的情况,去贵州这样的边地做个小吏肯定是送命。既然处分已经下达,风头早已过去,倒不如从容些,养好了病再去。

阳明听从了父亲的建议,折回杭州,在胜果寺凉爽宜人的松树林里度过了炎热的六月。

于是,余姚的三个年轻人有幸成为王门第一批弟子。

徐爱,蔡宗衮,朱节。

徐爱,字曰仁,王阳明的妹夫,王阳明的“颜回”。

仨小伙刚在浙江举办的乡试中中举,所幸没像范进一样疯掉,一个个摩拳擦掌,血气方刚,准备兼济天下。

王阳明的事迹早就在余姚流传开了,此次上书遭贬,一番奇遇,更增加了他的传奇色彩。三人遂决定拜阳明为师。

阳明见三人均是可造之材,便答应了。

而真实的原因是,他已然隐隐意识到,只有自己另起炉灶,创立自己的学说,建立自己的队伍,才能使圣学真正复兴起来。这可不是我的臆测,代圣人立言,而是在阳明给三个徒弟写的《别三子序》中流露出来的。

刚行过拜师礼,三个优秀的年轻人就被地方府学荐为贡生,到北京国子监读书。

临行前,阳明以《尚书》中的“深潜刚克,高明柔克”赠与三个徒弟。

这八个字曾巩曾经给过解释:人之为德,高亢明爽者,本于刚,而柔有不足也,故齐之以柔克,所以救其偏;沉深潜晦者,本于柔,而刚有不足也,故济之以刚克,所以救其偏。

阳明着重强调:三子识之!并写了封信让他们带去京城找湛若水,让他帮忙罩着新收的三个弟子。

诸事已毕,阳明再无挂念,领着三个仆人,只有一个目标—龙场。

于是乎,有些懒人要问了,江南那么滋润,咋不多调养一阵涅?

是这样的,虽然古代交通不发达,长途旅行走上个把月很正常,但依然“事不过年”,年终总结时各种鸡毛蒜皮的事都得上报,所以阳明得赶在年底之前到达龙场,不然死太监又该叽叽歪歪了。

一路跋山涉水,翻山越岭,当然不会那么舒服,阳明自我调侃道:山行风雪瘦能当,会喜江花照野航。

虽说这风尘仆仆的滋味并不好受,但沿途还是有许多正直的地方官员邀请阳明喝酒。最令他感动的是,当船行至广信(今江西上饶)时,阳明得到了广信市市长蒋知府的热情款待,人家绕开市政府办公厅,舍弃奥迪A6,捧着好酒,踏着月色,专程跑到船上来探望阳明。

因他,阳明不再江枫渔火对愁眠;因他,深感“我道不孤”的阳明重拾信心。俩人青梅煮酒,临风夜话。人生何处不相逢,快哉!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