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导论(2)

行动中的绘画:刘小东笔记(1998—2014) 作者:巫鸿


进而言之,虽然这部书的目的主要在于提供资料,但是它对“资料”的定义隐含了对当代艺术研究方法的特定考虑。一个主要的考虑是:当代艺术的研究不能只是就作品谈作品,也不能停留在对某些潮流的泛泛谈论,而把艺术家及其作品简化为这些潮流的个别例证。换言之,如果希望深入理解当代艺术的意义,包括其思想和美学价值,我们必须将之结合到它的具体社会和思想环境中去,同时也要考虑每个艺术家的独特文化背景、生活经验和美学趣味。而若想获知这些方面的详细情况,就需要深入到文本和档案材料中去,把作品放在微观的历史环境中、放在艺术家的经验和思考中去作具体的阐释。这种研究因此必然是在“多重证据”的基础上进行的。近百年前王国维提出了“二重证据法”的原理,将历史文献和考古实物作为史学研究中的两项交互参证的基本素材。陈寅恪进而将之延伸为具有全球眼光的中外文化和观念的比较。虽然美术有其形象和视觉的特点,但是对其进行历史研究的标准和方法则是一样的:要想理解得切实、准确和深入,就必须在最大程度上发掘和使用证据和材料,进行深度的观察和解读。实际上,简单、泛泛地观看刘小东的绘画虽然可以满足日常层次上的视觉满足,但很难获知它们的原始动机和真正含义。而如果结合艺术家历年所作的笔记、草图和对他自己作品的谈论,我们对这些作品的理解就可以大大加深,在脑子里或文字中构造出它们的生动原境。

沿循着这个思路,这篇导论将对刘小东的艺术历程作一大致勾画,同时结合这个陈述对本书所收的笔记材料进行一些解说。

学生时代:1978—1988

刘小东,1963年生于辽宁锦州附近的金城乡,父母都是该地造纸厂工人。他在小学五六年级时开始显示出对美术的爱好,但用武之地不过是图画课和黑板报。初中二年级开始更专心地画画,一个重要原因是通过学习美术、投考美术学校或许可以离开造纸厂,走向外部的世界——这是他那一代年轻人的最大愿望。他在当地找了位美术老师,然后寄住在公主岭的舅舅家里学画。这位舅舅毕业于吉林美术学院,刘小东在他的影响下开始临摹英国水彩画和苏俄绘画。一天父亲在报纸上看到中央美术学院附中招生的消息。当时刘小东还没听说过这个地方,问了教他画画的老师才知道是全国顶尖的美术学校。初生牛犊不怕虎,他拿上水彩盒和涮笔的罐头瓶,去到沈阳的鲁迅美术学院考场应试。“色彩”的考题是静物写生:摆的是一个黑色小瓷罐还有水果。他自认为有把握表现出瓷罐的质感,但是考到一半紧张得胃痉挛、呕吐。

可能出乎大多数人甚至青年艺术家自己的预料,他居然一举得中,于1980年考入了美院附中。这是这个学校在“文化大革命”之后的第二次招生,这一届和上一届的不少学生是“文革”中积累下来的佼佼者,自视相当不凡。而刘小东则是由底层上来、睁着两眼到处看新鲜的“乡下人”。遗憾的是,目前还没有发现他在附中一二年级的习作,可能是随手丢弃了。现在留存下来的他的最早作品包括上学前两年画的若干张水彩,多为静物和风景。作为一个尚未经过专业训练的十五六岁的年轻人,这些画反映出相当不错的造型能力,一张描绘堤旁河中游泳者的小画用笔相当厚重而洒脱,几乎透露出他若干年后的油画风格(图1)。但总的来说,这批画所反映的是他璞玉未琢的业余状态,显示了印刷品的影响。他所留存下来的下一批色彩画来自1984年,也就是他从美院附中毕业的那一年。这批画和早期水彩之间的显著差异,隐含了从1980年到1984年这段时间里,他在艺术知识和趣味上都发生了一个巨大变化。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