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两代人之间无言的默契(1)

晚上好,亲爱的陌生人 作者:蒋瞰


“两条平行线”按照自己的节奏在书房读书,有的只是两人心照不宣的惺惺相惜。

刚过12点,我和上一班的伙伴做完交接,巡完场并收拾完一轮桌椅,来到门外,更新沿街小黑板上的活动讯息。这几天,出版社刚快递来两包欧洲自助游口袋书,放在我们书房供客人免费领取,我收了货后,赶紧把这免费的好事广而告之。

“书名号应该是在‘口袋书’后面,而不是‘2014版’后面吧?”万籁俱寂中,身后传来一个声音。

“这本书全名就是《欧洲自助游口袋书2014版》。”我应了声算是回应,没转头。

“‘2014版’只是个辅助的说明,不应该算在书名里,不信你把书名号放在‘自助游’后面,连视觉上也都会舒服得多。”这个声音没有因为我的“不尊重”而消失,而是带点“我为了你好”的苦口婆心继续说,“相信我,我做了30多年编辑了。”

“嗡”一声,我的脑子里立刻浮现出《编辑部的故事》里,戴着啤酒瓶底厚眼镜的老刘,较真儿而又勤恳地用红色毛笔在错别字上打一个圈,划一道线到方格子外,改上正确的字。又像是革命进步人士牛大姐,常怀怒其不争,最后只能化成一句:你们年轻人啊。

我定了定神,犹豫着转过头,眼前一个挺拔的半老头子,戴一副黑框眼镜,穿宽松的灰色的麻衣麻裤,提一个印有“美德”二字的麻制手提袋,笑吟吟地盯着黑板。

“看在比老刘洋气的分上,我就依您吧。”我嘴里嘟哝,转过身去,按照老头儿的意思,在黑板上略作修改。

站起身,掸掸灰,我和老编辑一起推门而入。我走进吧台,他坐在长椅上。他从“美德”手提袋里取出两本书,书名字体很大,《东京梦华录》和《武林旧事》,翻开到折角页;取出一个笔袋,拉开拉链,手在里面掏了几下,取出其中一支。

有的读书人有个习惯,手里必须握着一支笔才算是看书,哪怕最后因为看得投入压根没用上笔也算安心。下划线、旁注、心得……书中的文字和意境都掺着读书人当时当事的心境,让读书这件事变得更为私人。所以我们买书,而不是借书,让“乱涂乱画”成为读者和作者的某种联系。尽管也有人说,涂涂画画实际上是读书人借助笔来和书对话的一种方式,是一个寂寞读者的习惯,好像认定自己永远找不到知音,只能与纸笔交谈。

站在吧台里,我常会观察到客人们各式各样的握笔姿势。看到左手翻书页、右手转笔的客人,就像映照出了自己,禁不住一笑;今天的老编辑握笔极其特别,明明是一支钢笔,却是执毛笔的手势,一笔一划煞有介事,就差手臂悬空了。

夜里1点半,老编辑起身来到吧台,他要我推荐低热量、低胆固醇又可以饱腹的东西。我二话没说,将当家产品—黑裸麦天然酵母包隆重推出。

“高纤维、低热量,我家的这种天然酵母面包不添加油脂、砂糖、奶粉和鸡蛋,真的是健康无负担。”我边把小号的面包切片,加热,作为免费试吃的样品,先给老编辑尝尝,试探他是否接受这种寡淡。

“年纪大咯,不能再像年轻时那样,临睡前还吃粽子啊、年糕啊,尽是不易消化的。”老编辑吃了一片,点点头;又拿了一片,说要买一个。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