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正是时候:《颤栗航班93》的时间传奇(1)

后9·11时代的恐怖片 作者:阿维娃·布瑞夫 山姆·J.米勒


2006年春天,当《颤栗航班 93》的预告片在电影院中放映时,一些观众失声尖叫:“这也太快了!”观众们担心自己还尚未做好揭开伤疤的准备;与此相反,不久前,评论家们还在担心,自从吉迪恩和儒勒·诺代所拍摄的影片《9·11》( 9/11,2002 )在 CBS播出之后,似乎再也没有出现过表现 9·11的力作了。电影上映后好评如潮。面对这部电影是否发行得过早的质疑,评论家们连声否认,他们认为与其说是太早,不如说是刚刚好。其中,最有影响力的评论家非琳达·威廉姆斯莫属。威廉姆斯通过讨论恐怖片和色情片的时间结构,认为恐怖电影夸大了“未做好心理准备而带来的焦虑感”,恐怖片欲扬先抑的手法让高潮到来时的观众猝不及防。色情片则“制造了最浪漫的巧合:主体和客体在他们应该遇见的时刻遇见了彼此,这种相互愉悦的瞬间是该流派最擅长的表现手法”。肯德尔·菲利普斯从那些优秀的恐怖片中总结出了“违反共振”原则,即恐怖片的叙事与观众共同的文化焦虑相呼应,但是它也“通过彻底违反游戏规则”来令观众感到震惊。“真正令人震撼的是一些优秀的恐怖电影,它们总是让我们从座位上跳起来哭喊:‘不,你们不能这样做!’”当然,“未做好准备的焦虑”和随之而来的“违背感”是美国民众对 9·11恐怖袭击事件的标志性体验,9月 11日当天各大媒体报道的画面本身就是一部完美的恐怖片。因此,美国观众在观看格林戈拉斯的电影宣传片时,似乎重新体验到了当初目击 9·11恐怖袭击时所迸发出的无助感。在为《村声》的撰稿中,J.霍伯曼描述了第一批观看电影宣传片观众的反应:“正如那个现在臭名昭著的宣传片所提炼出的整部电影的情节(但并不包括结局)一样,观众们在宣传片的诱导下经历了制作方设计好的心路历程:“他们买票去看斯派克·李执导的《局内人》(Inside Man,2006),猝不及防的观众们的注意力全被宣传片所‘劫持’。据报道称,愤怒的观众们聚集在林肯广场的AMC影院附近抗议宣传片的播出。”

不出意外,未在宣传片中播放的结局让整部影片打了一场漂亮的翻身仗。评论家们将整部影片的成功都归功于其成功地调动了观众的观影体验。从观看宣传片时猝不及防以及愤怒的情绪,到观看成片后的顿悟与宣泄,这部影片成功地使得观众们与片中人物的情感同步。例如,罗杰·埃伯特写道:“影片《颤栗航班93》来得并不早,因为它与9·11之后的任何电影都不同。整部电影中的每个细节都用现在时进行讲述。只有当影片中的人物知道发生了什么的时候,观众才能知晓。即使是那些勇敢的乘客们在过道上进行反抗之时,我们也仍然不知道他们是谁。观众们就像是飞机上的其他乘客一样,不知所措地惊恐地望着他们。”埃伯特认为观众们之所以能够与屏幕上的人物情感同步,正是因为影片采用了现在时的叙述方式。针对电影近乎完美地遵循“现实时间”展开,《纽约客》的撰稿人大卫·登比写道:“这是真正的存在主义电影:事件接踵而至,而你全然不知道接下来将会发生什么?”霍伯曼将这部电影称为“仪式性的酷刑”,并称影片的作用是“经验的、公共的”,它对于现实时间的利用是为了“让观众参与到影片中去”。霍伯曼将整部影片视为一个带有宗教色彩的沟通仪式,从而强调了电影与观众二者之间的互动;而登比则将影片与观众合二为一,统称为“你”。尽管这一互动不完全等同于威廉姆斯所说的色情片中的“相互愉悦的瞬间”,但是埃伯特、霍伯曼和登比都强调了观众体验与影片中人物体验的“完美的巧合”。他们的评论表明,这部影片与其说是制造了恐慌(“太快了”),不如说是提供了一种释放的感觉,因为电影邀请(或者说是诱导)观众进入了一个神奇的互动空间之中(“我们也可以在那架飞机上”)。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