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别为自己的利益控制孩子的未来(3)

唤醒半睡的自己 作者:吴文君


父母不可以用自己的利益去控制孩子的未来。孩子得到了充分的尊重和支持,会懂得父母的付出,懂得回报,一定会好好陪伴自己的父母,为父母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因为这是他的快乐,也是他的幸福。

不管以怎样的方式生存,生命生而平等。每个生命都有自己的课题需要去探索,也都有自己的未来要经历。在家族系统的生命长河里,每一个孩子同时也是未来的父母,每一个父母同时也是过去的孩子。所以,当父母已经得到自己爸爸妈妈充分的爱和支持,可以充分照顾自己时,自然就可以放手,允许自己的孩子去做他自己,允许孩子去照顾他自己的孩子。这样,生命才可源源不断,永远传承。

每个人都包含身、心、灵三部分。身是指我们的身体,是生存的物质基础。心则包括思想意念,灵指内在的精神(神性),也被称为心灵。与父母的关系和成长经历决定了我们对自己的看法,决定了我们以怎样的方式生活在世界上。

如果说40岁前我们的命运无意识中会受父母影响,40岁后有意识的重塑生命则是每个人自己的责任。如何对待世界,如何对待人、事、物?所有关系的核心都是跟自己的关系,是本我与自我的关系,客观存在的我与内在灵性或者被称为潜意识的我的关系。

出生之前我们跟妈妈在一起,与妈妈是一体的。出生后我们与妈妈分离,开始感知和学习周围的世界,在互动中慢慢发现内在的我与外在世界的区别。1岁之内的婴孩会扳起自己的脚啃脚趾,还分不清“你的”“我的”的区别。

3岁左右,我们开始用“我的”来表达界限和分寸。“我的玩具,我的妈妈,我的家”这样的说法证明“我”已经慢慢独立。父母教养的过程帮助我们强化和完成了这个“我”与他人的分离。也许在没有建立独立的我之前,父母们就会要求我们把玩具分给其他小朋友。这种看似“无私”的行为,全然不管我们应该要先建立“我是谁”“我要独立”的界限,是不利于孩子的成长的。

假如哭了闹了,大人通常会训斥,要求我们闭上嘴巴不许哭闹。实际上这造成了新一轮的混乱。家长为什么不允许我们表达难过?否定情绪的表达就是否定我们的存在。在否定中,我们学会了不要表达自己、不要呈现自己,学会了要跟别人完全统一,这最终会让我们渐渐地淹没在与众人的一致性里。在这个设立自我心理界限的关键时期,我们被忽略了,被父母粗暴地制止了。

没有建立起自我界限的人,就好像在巨大的森林里,一棵没有筑起篱笆却想要抵挡动物入侵的树。这棵树在不知道自我边界,也不知道他人边界的迷惑状态中生长,它会被侵入者干扰,或者会去干扰其他存在。

没有建立起自我界限的具体表现有很多。比如,否定自己、不喜欢自己;否定自己的情绪,也无法理解别人的情绪;不会说“NO”,害怕冲突,害怕挫折,没有自信;不能恰当道歉,习惯把其他人的责任统统揽到自己身上来;容易忽略自己身体的感觉和情绪感受……

很多人没有自我保护和自我接受的意识。也许是源自童年成长过程中的创伤带来的恐惧,他们常常觉得自己没有资格活着,不可能活得好。生活中很多人的很多问题都源自我的丧失,他们不知道自己是谁,不知道自己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不知道如何保护自己、照顾自己。通过前面三章的学习,我们有机会修复与父母的关系,获得系统里祖先的祝福和支持,也有机会感受自己的身体感觉和情绪感受。这些都是真实的,属于我们自己的部分。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