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敬业与善群(1)

清心九書 作者:郑石岩


和敬是一种良好的人际向度,它能引导自己与人合作共事,培养敬业的态度,更重要的是它能产生良好的人际关系,带来心理上的安全感。

你活着就必须工作,工作的报酬除了得到活下去的资粮外,带给我们生活的意义,让自己充实,觉得有一分价值和自豪的感觉。

没有工作的人总是空虚的,即使他们有活下去的财富;失业的人必然是不安的,因为它不但危及生存,面临三餐不继的不安,同时会造成一种莫名的恐慌。此外,有工作而不肯敬业的人,也会觉得生活失去意义,打不起精神,最后会破坏精神生活,导致生活适应的困扰。

敬业使一个人工作愉快,有活力。敬业的结果必也带来福报,而财富和金钱的使用,又成为影响工作与生活的环节。除此之外,你的子女也会影响你的生活和 工作,许多人为了子女心智成长上的困扰,几乎无法安心工作,甚至于后悔愧疚,自己只重工作而疏于子女的教育。许多壮年人,事业正迈向一片好景时,他的苦恼 却来自子女。一帆风顺的事业,却换不得称心的一笑。因此,在这一章里我要提出以下几个主题:

敬业乐业的态度。

和敬的人际向度。

转识成智的创意。

钱、生活与工作。

亲子之爱。

人要想在事业上表现出豪气,就得从敬业、待人、用钱和子女的培养上多加用心。

敬业精神

敬业就是乐于工作,尽心把工作做好,从而获得成功和喜悦。敬业的人一定乐业,乐业的人必然成功。在乏味和被动的情况下,你不可能提高工作品质,也不 可能在工作上发挥创意,敬业的人有一种认分的态度和坚持的习惯。就像唐朝百丈禅师一样的坚持:一日不作,一日不食。而且是兢兢业业地把工作做好,把它当做 修行,当做与生命意义密切相关的问题来看待。也正因如此,敬业的人,一生都绽放着活力和光彩。所以峨山禅师说:“工作就是修行。”

工作是历练自己心智、激发精进、提高生活适应力和布施自己才智最好的方法。它使人振作、有活力、有朝气……但必须具备敬业的态度才办得到。

敬业是利己利他的,是福慧双修的;它不但带来成功的福报,也带来自己健康的生活态度。

中国自东汉佛教传入以来,大多维持托钵乞食的修行方式,但到了唐朝百丈订禅规,开始有了敬业与工作的纪律。他们所谓出坡和普请,指的就是工作和提供劳务。他们通常是认真的,尽本分的。更值得称道的是:他们还培养一种不畏苦,不怕艰难,甚至忘怀辛苦的工作态度。

唐朝的临济大师在锄地耕田,他看到他的师父黄檗向他走过来,便拄着锄头站着向老师打招呼。黄檗便说:“这个和尚太累了吧!”

临济大师说:“我连锄一下都没有,怎能说我累了呢?”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