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一个晋商的博爱情怀 2

中国报告文学精品集 作者:中国纪实文学研究会 报告文学创作委员会


在等待四川省教育部门答复期间,韩长安又急匆匆地赶回山西,在长治市寻找适合安置灾区学生的校舍。他说:四川确定了再找校舍就晚了,可不能让孩子们遭了灾再耽误学业。   

四川方面很快有了回复。汶川县副县长王蕾告诉韩长安,漩口中学需要异地转移,为了有利于学校管理和学生的成长,汶川县希望该校原有的文化积淀、教师队伍、班子都不散,能在不拆开学校整个建制的前提下整体搬迁过渡。

王蕾副县长所说的漩口中学建于1957年,是汶川县历史最悠久的学校,也是汶川县4所完全高中之一,共1200余人,地震中有36名学生和8名老师遇难,是此次地震中汶川县人员损失最少的学校。   

一次接收上千名师生,并且要负担所有开销,这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但韩长安在听了王蕾副县长的想法后,当即表示:没有问题,让所有的师生都一起过来,他们的吃喝拉撒我都一包到底!

在商谈具体细节时,韩长安还不断给自己加码:到长安慈善学校过渡就学的学生全部实行免费教育,衣食住行全部由潞宝集团承担,并给予每人每年一定的伙食补助和其他补助。在接受灾区学生的同时,韩长安还决定用2年到3年时间在汶川灾区完成几所学校的重建任务。    

6月4日,汶川县副县长王蕾带领当地教育部门有关人员对长安慈善学校的筹备情况进行了全方位考察。6月7日,在将考察情况汇报给四川省教育厅领导时,王蕾在电话中激动地说:“我们觉得长安慈善学校的筹备情况令人非常满意”。 

第二天,四川省教育厅召开会议,决定将汶川县漩口中学1200名师生整体“打包”到长安慈善学校。

韩长安要在长治建一所慈善学校接灾区学生来上学的想法得到了长治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通过各方面的努力,长治郊区占地80亩的原长治市委党校旧校舍成了韩长安的慈善学校。为了给灾区受灾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韩长安决定投资1000万元全面修缮学校。

6月14日,学校修缮改建正式开始,为加快工程进度,9支专业工程队同时进驻学校施工。为了保证工程质量,山西潞宝集团除与各工程队签订了工程目标责任书外,还派人前去监工。   

这时, 韩长安派到四川接学生的工作组传回消息,已经商谈决定,漩口中学1200名师生将分两批抵达长治,第一批于7月4日到达。

要去成都接孩子那天,韩长安的妻子问他:“你可想好了,万一有什么事,承担不起责任啊!”韩长安打断了妻子:“什么都别讲了,你到灾区看一看就不会这样想了!”

6月29日,韩长安率领公司员工义无反顾地飞往成都。与此同时,山西潞宝集团向铁道部申请运载学生的专列火车,郑州铁路部门在3个小时内组挂了14节软卧空调车厢前往成都南站。    

7 月2日上午,第一批出发的660名师生齐聚于成都南站。韩长安的义举引起成都社会各界的关注,许多市民自发地赶到到成都南站向山西潞宝集团表达川人的谢 意。一位七十多岁的老人找到山西潞宝集团的工作人员激动地说:你们韩长安董事长古道热肠,致富不忘灾区,是一种大仁大义,我们四川的灾民永远记住 他!   

7月2日22时57分,运送首批660名灾区师生的专列Y192次列车驶出成都,冲破夜幕北上。车开出不久,一个还没有从地震 阴影走出的学生紧紧地攥着韩长安的手惶恐地问道:“叔叔,火车这么摇,比地震摇得还厉害!”韩长安心头一紧,含泪将孩子搂进怀中:“好孩子,不怕,火车是 铁的,地震砸不坏。”这次对话,让韩长安深深地感受到地震给孩子幼小心灵上留下的创伤,也促使他想尽办法用更多的爱去温暖这些从灾难的废墟中死里逃生的孩 子。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