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万盛,羽球冠军的摇篮 4

中国报告文学精品集 作者:中国纪实文学研究会 报告文学创作委员会


训练场地总算解决了,但 经费不足(购买羽毛球的费用)怎么办?周小强说:“为解决训练用球不够的问题,每次训练结束后,教练员都要将断了部分羽毛的废球收集起来,把断毛拔掉后将 其他废羽毛球上的好毛插在上面,两到三个废球经过修理后又成为一个可以用来训练的好球。如果实在无法组合,就勉强用来做多球训练用球。”

虽 然有了场地,但多为水泥地或三合土地。因此,运动员的训练用鞋磨损特别大,一双鞋子训练用不到一周前面就破了。为保证运动员的训练用鞋,区体校加大了发放 训练用鞋的数量,在保证一年对运动员免费发放两双训练用鞋的基础上,对运动成绩优秀的运动员进行一定的用鞋奖励。“有时候我们还主动调节左、右不同持拍手 运动员的训练用鞋互换。一句话,就是想方设法延长使用一双训练用鞋的时间,以减少学生家庭在训练方面的过大投入。”周小强说,“尽管条件有限,但运动员都 很能吃苦,也很爱学。就是在这一年,钟波、刘小发两人由于成绩优秀,被四川省羽毛球队选中,成为继裴继林、王小宇后万盛输送出去的第二批省级羽毛球队 员。”

进入1977年夏季,区体校羽毛球项目同往年一样又开始了大规模的暑假集训。由于当时人手不够,鉴于彭跃对羽毛球有技术专长,算是当时的羽毛球拔尖人才了。为加强羽毛球教练队伍建设,经教练员周小强提议,将彭跃聘用到区体校作临时教练,作为教练员周小强的助手。

此后,随着江玉忠、刘庆东、谢阳春、郑周等一批羽毛球新星先后进入区体校羽毛球队,使区体校羽毛球队伍形成了三个不同年龄段的梯形结构:即有二十多人的比赛队伍,二十多人的苗子队伍,三十多人的启蒙队伍。

通 过两年多的艰苦磨练,到1979年,万盛区的羽毛球竞技水平已经在重庆市处于优势地位了。当年,教练周小强带领邓维、彭跃等几名运动员,参加了四川省的第 四届运动会。这次比赛,万盛区羽毛球队获得了男女团体亚军,周小强获双打亚军、单打第四名。万盛区羽毛球队的整体实力也由重庆市的排名第二位跃居第一位。

“从 那个时候开始,万盛区羽毛球队开始逐步称雄重庆,一度时期,还被人们称为重庆羽坛的‘南霸天’。凡参加重庆市的羽毛球比赛,几乎每次都取得了大部分的奖 项,在重庆具有一定的影响力……”电话里,传来了唐勇的笑声。“毫不客气的说,那几年,其他区县的羽毛球队只要提起和万盛人打羽毛球,心里都要畏惧三 分。”

第二年,当时还在万盛区商业部门工作的周小强,被重庆市体委借调去任教练,组建和训练“文革”后的第一支重庆市少年羽毛球队。“虽 然那个时候我已经是市队的教练了,但我没有放弃对万盛羽毛球运动员的培养,我选拔了钟波、刘小放、李全跃等三名万盛运动员,进入新一届的市少年羽毛球队, 与重庆市其他区县入选的八名运动员一起,进行准专业集训。”周小强说。通过那次长达半年的训练,万盛区运动员的竞技水平明显又上升了一个档次。

1982 年5月,江玉忠和另一名队员向东,代表重庆市青少年羽毛球队,参加了四川省青少年羽毛球比赛。江玉忠凭借自己的实力,通过奋勇拼搏,获得了羽毛球男子单打 比赛的冠军。这之后,区体校羽毛球队开始在四川省和全国青少年比赛中崭露头角。并在1983年的四川省羽毛球比赛中,获甲组团体男女双亚军。练兵获男单亚 军,段海燕获女单第三名,江玉忠获乙组男单冠军。儿童组的田小牛、段巍也分别获得男子单打冠和亚军,严路获女子单打亚军。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