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匹夫之力(5)

大流向 作者:徐歌


“高中的最后一个学期,我交学费已经很困难了,暑假回到学校,看到广西省立西湾高等工业学校在招生,全公费,每月还有免费伙食,每年发给两套衣服,我就报名了。当时抗战已进入后期,大家都预感到胜利即将来临,也在开始考虑战争结束后怎么建设我们的国家。‘工业救国’是当时很盛行的思想,我在学校里最初读机械专业,后来转读电机工程,就这样一生都与电站打交道,与水电站打交道。

“解放前,广西仅有3处小型水电站。1944年,广西第一座水电站是在贺县黄田镇下排村建起来的,我上学时在这个电站实习过。那是一座水头230米、装机容量为1×108千瓦的引水式电站,水轮机为冲击式,发电机是租用西湾火电厂的德国西门子直流发电机。

“我十几岁的时候对水电站就有了一定的认识,也梦想着将来能为国家建设水电站。1948年我就到梧州电厂工作,解放后人民当家做主人,梧州缺电,那个电厂起初是用柴油发电,后来又分别用过木柴、木炭和煤来发电,形形色色,我作为一个技术人员,深知在无油又无煤的梧州,这样发电的苦头。所以要实现工业化必须开发利用本地丰富的水力资源,最好、最理想的,就是在梧州搞水电站。

“在2003年长洲水利枢纽工程举行开工仪式那天,我没有之前想象的那种激动不已,反而心里很平静,觉得终于是没有辜负老领导、老专家的期待。

“我总算是交了一个差。”

在一份由当年的广西长洲水电枢纽筹备办公室拟就并呈送梧州市委市政府的报告中,对张具瞻个人在该枢纽工程所发挥的作用和贡献,做了清晰系统的陈述。

这份名为《关于张具瞻同志的突出贡献并申请给予重奖的报告》写道:

长洲水电枢纽是一座以发电、航运为主,兼有提水灌溉、水产养殖、风景旅游等多方面效益的大型综合利用工程。……长洲枢纽不久将造福人类,张具瞻同志的突出贡献,也理应展示给世人,并给予重大奖励。

1978年,张具瞻在梧州市第一届科技大会上,第一次提出建设长洲水电枢纽的建议;1982年在当时梧州财政局局长刘德谦的支持下,张具瞻向梧州市领导正式提出建设长洲水电枢纽的建议报告,得到当时的市长彭伟宗的支持;1983年5月,受梧州市人民政府的委托,张具瞻向珠江水利委员会递交了《关于进行长洲水电站建设方案调研的建议》,并于1984年亲自前往珠委作《要求把长洲枢纽列入西江流域开发规划》专题报告……

1986年6月,国家水电部正式下达长洲枢纽可行性研究的计划,却又遇到了如何筹集所需的500万元研究经费的难题。经张具瞻的多方奔走,终于促成1986年底在南宁召开的长洲枢纽前期工作协调会,促成了由中央和地方共同集资300万元进行长洲枢纽可行性研究的协议,并委托广西电力设计院和珠委设计院分工合作进行有关工作,开创了大型水电工程由中央和地方集资进行前期工作的新创举。接着,张具瞻继续奔走呼吁,经时任区经协办主任谢伯平和梧州市委书记彭伟宗、市经协办主任叶健群的积极支持配合,几番沟通联系,成功邀请了时任广东省副省长匡吉、省顾委常委罗范群到长洲枢纽坝址,随后委派了广东省电力代表团到梧,考察协商。在两省区有关领导的支持下,于1989年7月达成《两广合作开发长洲枢纽协议》,广东方面当即出资170万元,补充可行性研究经费,使可行性研究得以顺利按时完成,并通过了国家的审查。

1990年9月,正当广东方面因审定的投资超出两广协议商讨的投资额较多,想推迟实施,长洲枢纽面临夭折的时候,张具瞻又提出长洲枢纽建设以一期发电效益,滚动二期建设的方案,得到两省区领导的赞许,决定两省区集资1000万元,继续进行初步设计工作,并于1992年8月份完成。1992年12月初通过国家水规总院的审查。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