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匹夫之力(6)

大流向 作者:徐歌


对张具瞻的一系列努力和贡献,专家们有口皆碑,罗西北、甘怀义、翁长傅、许季方等同志在不同场合下都讲过:长洲枢纽项目的第一位提出者是张具瞻,长洲枢纽有今天的成绩,他应记一等功。水规总院的专家也感叹地说:“长洲枢纽的前期工作进行到今天的深度,没有张具瞻和梧州有关同志锲而不舍的努力是不可能的。现在仅花了1000多万便完成了初步设计,这是个了不起的胜利,如果是现在才来做这些工作,一方面时间不允许,而且没有七八千万经费是拿不下来的。”

长洲枢纽的效益除了体现在发电、航运等直接效益外,尤为突出的效益首先体现在西江规划利用上。在珠委原来的浔江规划中,大藤峡以下至西江下游的龙湾,共进行两级开发,坝址分别在登州和龙湾,两级装机容量共71.71万千瓦,保证出力20.4万千瓦,总发电量为28.15亿度,总投资为18.68亿元(按1985年价);而长洲枢纽一级开发,装机容量62.13万千瓦,保证出力为27.7万千瓦,年发电量为29.41亿度,工程总投资10.428亿元(按1985年价)。通过比较可以看出,长洲一级开发较登州、龙湾二级开发,年多发电量1.26亿度,而总投资却少8.793亿元(按1985年价)。经过专家的充分论证,结论为:“技术经济指标长洲一级开发较二级开发为优越。”当时珠委已按原来规划,进行登州的前期钻探工作,长洲枢纽方案的提出并获通过,无疑为国家节约了巨额经费。

……

如上所述,张具瞻同志的贡献是突出的,而在长洲枢纽实施建设在即的今天,“要重奖张具瞻同志”已成为参加和关心长洲枢纽的专家、代表和有关领导同志的呼声。……

上世纪90年代,各地重奖有突出贡献的工程技术人员甚至厂长、经理的做法,流行一时。张具瞻那次获得了3万元的奖励。

数十年命运起起伏伏,仍矢志追逐长洲电站梦想,当然不是为了后来的“重奖”。张具瞻把大电站建设之功,记在了梧州的“父母官”上。

他说,在我国大型水电站的开发建设,都是先由国家或省(区)的有关部门提出流域开发任务,再由国家水电规划部门委托有资质的设计部门组织专门的技术队伍,反复进行全流域考察、调研,编制开发规划,确定各电站的选址、规模,报经水电规划总院组织权威专家审查后报国家批复实施。可以说这些大型水电站都是出身“豪门望族”,唯独长洲水利枢纽的开发设想方案,却是出自一个普通电力工程师之手,可谓出身“布衣寒门”。

事实上,在我国乃至世界上,大江大河的水利水电工程,都是作为社会公共基础设施工程,由国家规划财政拨款进行前期工作和开发建设的。像梧州市委市政府这样,本着充分开发利用本地资源,加快地方经济发展,敢于接受一个普通工程师的方案建议,在财政非常困难的情况下,先后多次筹措经费,超前成立筹建机构,进行建设前期工作,历经六七次换届,都像火炬传递那样,届届相传,支持项目建设,领导亲自挂帅出征,反复汇报要求争取国家批准立项,超前研究水库淹没补偿移民安置办法,利用各种渠道吸引市外资金投资工程建设,历时20年才得以开工建设。

长洲水利枢纽如此传奇曲折的诞生过程,在我国,乃至世界大型水利电力规划建设史上,实属绝无仅有。

今天,年逾八旬的张具瞻又有新的宏大构想,那就是“龙湾水利枢纽”和“西江分洪综合利用工程”。

这两项工程,某种意义上说是对长洲水利枢纽功能的完善和延伸:“龙湾水利枢纽”可解决长洲枢纽坝下的通航问题;“西江分洪综合利用工程”则是利用长洲枢纽每年的巨量弃水,调剂粤西地区。

工程的主体部分皆在广东境内。

因此推动的难度更大。

但是以他过往的那种执着,构想和现实之间,总会越来越近。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