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转身走从政道路(1)

舆论领袖 作者:鲍丹禾


虽然王云五在商务印书馆的历史上举足轻重,但不能否认,他也是一个热衷政治的人。商务印书馆作为中国近代最有影响力的文化出版机构,为王云五带来了崇高的声望,也积累了可观的政治资本。

1937年8月,蒋介石发表著名的“庐山谈话”,宣布要抗战到底。王云五以无党派社会贤达的身份第一次和国民政府首脑见面,这成为他人生的一个转折点,从此他渐渐淡出出版界。

王云五真正从商务印书馆全身而退是1946年。从1921年他进入商务印馆算起,足足25年,这其中有7年时间做编译所所长,18年时间当总经理。在这漫长的四分之一世纪里,王云五多次挽狂澜于既倒,于商务印书馆功不可没。如果没有他,商务印书馆或许早已经面目全非。尽管在政治观点上,王云五是蒋介石坚定的支持者,但是他在中国文化传承方面的功绩,是无法磨灭的。

从1938年7月到1946年6月,王云五连任国民参政会四届参政员。虽然他是无党派,但实际比国民党还国民党,是蒋介石的拥趸,所以很受蒋介石器重。抗战中,商务印书馆遭遇困顿的时候,蒋介石特意派王世杰、陈布雷到商务印书馆慰问,准备为商务印书馆提供300万元额度的贷款,王云五因为文化机构不方便接受政治势力的帮助,婉言谢绝。

“皖南事变”发生后,中共参政员拒绝出席参政会二届二次会议,王云五坚决站在国民党一方,说“参政员出席与否,除病假事假外,不应有其他理由,更不应提出条件”,并在会议期间联合56名代表,提出临时动议建议案,提请大会对中共参政员未能出席本届大会进行调查。

王云五的一系列积极态度,蒋介石看在眼里,当然很高兴。随后,王担任了国民参政会休会期间的驻会委员,相当于现在的常务委员,他的政治地位显然提高了。1943年11月,既非国民党员,也没担任国民政府职务的王云五,却以国民政府官员身份出访了英国。所以,他虽还没有入阁,却以实际行动入阁了,正式加入政府只是时间问题。

而王的这些做法在共产党方面看来,完全是另一种感觉,王被称为“国民党之前哨”。

1944年,在舆论压力下,国民参政会决定组织一个五人的延安视察团,王云五名列其中。此时抗战胜利的曙光已经显现,共产党的势力明显增强。心机颇深的王云五决定以身体不适的理由推掉这次视察。他认为共产党善于造势,万一自己被当成统战对象会极不合适,同时因为商务印书馆的老员工里,有很多人都是延安的重要官员,见面交谈也多有尴尬,于是,他决定不去。

王云五这个决定,表明他将全部的希望放在了国民党身上,也为他的政治生涯加分了。

抗战胜利后,是回到上海继续主持商务印书馆,还是留在南京国民政府任职,王云五心中已经想清楚了。

当张元济催促他回沪工作的时候,一向尊重张元济的王云五此次并没有听从,在他看来,“上海的商务印书馆馆厂,经过长期的沦陷,其人事与工作均与战前迥不相同,如从事整顿则断非短时期所能收效,且非以全副精神亲自留沪监督进行不为功”,相比政治上的得势,王云五如何选择已不言而喻。

1946年5月,抗战胜利八个月后,王云五终于回到上海,不过他不是回商务印书馆工作,而是来递交辞呈的。长时间不回,商务印书馆早已料到他要辞职,所以很快就批准了。王云五转身便赴南京,就任国民政府经济部长,同时兼任最高经济委员会委员。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