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费逵(1886—1941),字伯鸿,号少沧,祖籍浙江桐乡,生于陕西汉中。中国著名的出版家、教育家。他一手创办的中华书局是民国时期与商务印书馆齐名的民营出版机构。
1912年1月1日,上海福州路上,一个只有三间店面的小书店开张了。创办者是出版界的三个年轻人——商务印书馆的陆费逵、戴克敦和文明书局的陈寅。这一天,孙中山在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中华民国正式成立。为了纪念这个别具意义的历史时刻,陆费逵为他们的书店取了一个合乎时事的名字——中华书局。
从一个小门店干起,历经30年,陆费逵将中华书局打造成中国最著名的出版机构之一。
创办中华书局
历史的云烟遮挡了许多精彩的片段。今天说起陆费逵,人们大多已不了解。其实,在民国时候的文化界,这个名字如雷贯耳。
陆费逵并不姓陆,而是复姓陆费,名逵。据他自己说,祖上姓费,明朝的时候从山东迁居浙江桐乡,过继给舅家陆姓为嗣,后来费家没有子嗣,便复姓陆费。这个特别的姓氏在百家姓里都查不到。只是陆费逵出生于陕西,他一生也没有去过桐乡。
陆费逵有一位先祖叫陆费墀,是清乾隆年间的翰林院编修、《四库全书》总校官,可谓编辑大家。陆费逵对这位先祖从事的工作非常向往,这成为他日后投身出版事业的一个动因。不过与祖先不同的是,陆费逵终生没有受过多少正规教育。他后来形容自己“幼时母教五年,父教一年,师教一年半,我一生只付过十二元的学费”。他的母亲是李鸿章的侄女,思想颇为开明,不但教授他四书五经,还鼓励他接触新学。所幸陆费逵的自学能力超强,这种能力让他一生受用。
幼时因为父亲入了江西南昌幕府,陆费逵全家移居南昌。“戊戌变法”失败后,虽然他只有十二三岁,却明白了日本之所以能在短时间内崛起,用坚船利炮击溃中国,与其教育水平、政治制度密不可分,所以他对西学更为感兴趣,不但阅读梁启超的《时务报》,还自学地理、数学、日文。1903年,他随日文老师吕星如去武汉,临行前母亲对他说:“蓬矢四方,男儿之志,身体名誉,幸自保持。”母亲心怀四海的胸襟让陆费逵一生铭记。
到武汉没多久,陆费逵就琢磨着创业了,以十几岁的年纪开始创业,足见其胆量非常人可比。
“因为买书困难——一方是经济困难,一方是购书不易——大家想开一家贩卖书籍的店,一面营业,一面有书可看。”1904年,18岁的陆费逵与几个同学集资1 500元,在武昌横街租了间房子,开办了一家名为“新学界”的书店,陆费逵任经理,没想到这也由此成为他后来一生事业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