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明显,“欣赏者与创造者共同创造”,正是中国民族戏曲的基本特征。没有观众的参与,没有观众与演员的共同创造,戏剧演出就无法完成,这是个“总开关”。这里,如何对待和认识观众是话剧民族化的出发点和归宿点,也是其根本之所在。所谓“共同创造”就是充分调动出观众的想象空间,调动得越多、越大、越深就越是成功。我们应当做到“不直,不露,给观众留有想象、创造的余地” 。这种例子在丰富多彩的戏曲里比比皆是,如—— 一根马鞭就是一匹日行八百里的好黄骠马;台上跑一个圆场就是越过了万水千山;一句“后堂吃酒”就是一顿招待客人的盛宴;等等。由于焦先生的探索和实现,在话剧《茶馆》和《蔡文姬》中这种“举一反三”的例子也并不少见。在“共同创造”的理念之下,焦先生还谈到了一些具体方法,比如:“通过形似达到神似,主要在神似。通过形使观众得到神的感受。关键不在形,但又必须通过形。”在《茶馆》第二幕的开场里,王利发准备茶馆的重新开张,正在把“莫谈国事”的标语,一张张粘贴在墙上,粘贴得多了,双手就难免要粘上一些浆糊,为了不让浆糊蹭在衣服上,于是两只手只好扎挲着,连挪桌子上的针线笸箩也要用胳臂肘捅开。这个粘贴标语的细节和所有的形体动作,并非剧本所有,而都是是之增加上去的。这里,通过“形”使观众得到“神”的感受,也就是让观众充分地展开自己的想象——既想到了当时的社会环境,箭穿雁口,没有任何言论自由;又想到了王掌柜一生胆小怕事,要“当顺民”的思想性格。实在是妙不可言!
这些与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主张的舞台就是“四堵墙”的戏剧观是很不相同的。一个是主张演员和观众在同一个空间里,进行共同的创造;一个是要把演员封闭在“四堵墙”里,当众孤独地与观众隔离。
事实证明,只有推倒“四堵墙”,才能实现“欣赏者与创造者共同创造”,也只有实现“欣赏者与创造者共同创造”才能使话剧真正的做到民族化。
焦先生说:在戏剧发展当中,有三个要素是不能分开的。“作者、演员和观众。我们殷切地希望他们能够懂得他们之间的互相合作是一件多么紧迫、多么重要的事,因为只有做到这一步,中国的戏剧才能成为人类的一种珍贵的精神食粮。”这一切,焦先生都是从中国观众的审美趣味、审美习惯和审美追求出发提出来的,而在20世纪当中,他也是比较早的一位艺术家对于观众的参与因素在戏剧中所起的作用是如此高度重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