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朱永嘉评点刘邦与项羽及相关人物

刘邦与项羽 作者:朱永嘉


1、项梁与项羽曾经看到秦始皇游会稽渡钱塘江,项羽说了一句“彼可取而代也”,这句话反映了项羽的性格,有大志向,敢于斗争,但勇而无谋,故“梁掩其口,曰:毋妄言,族矣!”说明讲这个话不是场合,会惹祸。最后讲“籍长八尺余,力能扛鼎,才气过人,虽吴中子弟皆已惮籍矣”,说明项羽是以力服人,不是以德服人。不如刘邦能讲义气,大度,广交朋友,能在自己周围团结一批人。因而项羽能以力在推翻秦王朝的斗争中起决定性作用,但不能建立一个稳定的新王朝。比较项羽与刘邦年轻时的状况,可以看到刘邦的出身和才力不如项羽,但智谋胜于项羽,连吕雉这个妻子也是他用“贺钱万”骗来的。

2、秦末群聚而起的案例与抗战时期八路军的发展壮大有很大相似性。当时国民党溃败,日伪政权一下子建立不起来,各地的山大王纷纷而起,这个时候八路军东进敌后,大量的失地农民、失业市民,在山大王统率下,都汇合到八路军名下,部队一下子扩充到几十万人。红军到延安时,不过二万五千人,队伍为什么发展那么快,无非是高举抗日大旗,到了华北这个原来权力结构处于无序状态的农村区域,自然形成了八路军的根据地。

3、范增是一个七十岁的老人,好奇计,也就是一个智囊人物。一个地区或者国家总需要这几方面的人:一个是领导者或者决策者;一个是参谋人员,他要善于观察分析形势,既能提出方案,又能上下一致地做好思想工作;一个是组织实施者,在政府机构是各级行政官员,在战场上,那是前方勇于冲锋陷阵的勇将。要分工于这三方面的成员相互配合得好,才能保障这个集团顺利地得到发展。如果这三方面的关系协调得不好,那就难了。

4、为什么叔孙通讲太子天下之本,因为这是王权的继承人问题,如果权力的交替和继承关系不确定的话,那么便会因君主死亡而出现权力真空的情况,这时的权力会成为各方角逐的对象,或通过宫廷政变的方式,或通过诸侯王兵戎相见的方式,也就是再来一次逐鹿战争,用丛林法则来解决这个问题,那么自然会引起社会的动荡。王位的继承不仅是一个继承人个人的问题,还牵涉到权力结构方方面面的关系,如果得不到这个结构方方面面的人的支持,那样的继承还是会引起纷争。

5、即使作为帝王,刘邦也并非真能主宰一切,在废立问题上,他就显得非常无奈。有一点是他的长处,那就是见机快,能屈能伸,还有便是豁达大度,能容人,也会用人。如他那样的布衣出身,十多年时间,能在秦之后建立起一个统一王朝,这也是时势提供的机会,是时势造英雄,没有这样的机会,在一个太平时代,如刘邦这样的人物,最多只能是一个流氓地痞性质的小人物,有造化一点,最多当一个黑社会的头目而已——是秦末大动荡乱世造就了这样的英雄。乱世造英雄,在社会秩序比较稳定的时期,我们便不可能再指望有这样的英雄人物,如果真有这样的“英雄”,也许只会给我们带来大的动荡和不安。做人行事,只能顺从当世之务,识时务者为俊杰也。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