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一首诗点燃众将军抗日怒火(1)

浴血长城 作者:孙正连


驻防蚌埠的国民革命军第十七军,是1933年1月1日组建的部队,由原国民革命军第四师扩编为第四、第二十五两个师。这是蒋介石的嫡系部队,也称之为中央军。1月11日,国民政府明令发表任第四师师长徐庭瑶为军长,下辖第四、第二十五两个师,每师两个旅,每旅两个团,总计两万多人枪。

军长徐庭瑶,保定三期步科出身,1925年起就一直在蒋介石嫡系第一军任职,属于蒋介石的基干力量。从1932年出任第四师师长时,因“围剿”鄂豫皖苏区有功,颇受赏识。作为军人,徐庭瑶每时每刻都关注中央苏区和东北两个战场。但他关注最多的,是中央苏区“剿共”,作为江西上饶赣东北“清剿”指挥的他,所部第四师正在上饶一线与中共红军作战。他的部队全部编入“剿匪”的战斗序列,按蒋委员长的命令,这是对中共红军的最后一战,完成“攘外必先安内”的国策。但他同时也关注东北的日军动向,这同样是他眼前最大的敌人。日军自1月初进攻山海关,他从内部通报上已知道了一些,可是他没想到日军会在2月21日全面进攻热河,同时进攻华北。国内各大报刊在责问张学良的同时,也在责问中央政府,矛头直指蒋委员长。在中央苏区“剿匪”部队序列中,国军总计有一百多万军队,一线部队五十多万。第十七军因刚刚组建,第四师编为前线部队,第二十五师被编为第一梯队,在蚌埠休整。面对国人的舆论攻势,徐庭瑶也清醒地认识到,日军才是目前中华民族的大敌,他决定向蒋委员长请命,抗击进攻华北的日军。为了了解部下将领的想法,他决定召开全军旅长以上紧急会议,表明他的想法,听取大家意见。

1933年2月22日,蚌埠国民革命军第十七军军部会议室里,将星闪耀。金黄色的将星,显示出了久经沙场的资历,虽然这些将军都是从战场上或是从驻防地远道赶来,一身的征尘,但挺直的腰身,标准的坐姿,体现了军人的良好素质。当副官喊完:“军长到!”全体立正,标准的军人姿态。徐庭瑶仔细地看过每个人之后,摆了一下手,让大家坐下,接着副官在每个人面前放下一叠报纸。

徐庭瑶拿起报纸说:“诸位可能都看到了,日军进攻山海关之后,又全面进攻热河,直奔平津。东北军连战连败,丢城失地。东四省三千万父老乡亲身处水深火热之中,当了亡国奴。‘共匪’现已被我大军压迫到了弹丸之地,有委座亲自督阵,剩下的就是追剿‘残匪’了。我想向委座请命,率我十七军北上,抗击日寇,收复失地,实现军人的使命,保家卫国。不知各位将军的意见如何?请直言。”

徐庭瑶的话音刚落,第二十五师师长关麟征站起来,从兜里掏出一张写满字的宣纸说:“军长,我的话全在这里。”说着把宣纸递给军长。

关麟征,1905年生于陕西户县,二十八岁,原名志道,字雨东,汉族,黄埔一期步科,少将军衔。

徐庭瑶用手一推:“念。”

关麟征收回递出去的宣纸,大声地念了起来:“半壁河山狼烟中,烽火照红北地冰。长城之外牧寇马,铁蹄咫尺危古城。大厦将倾于汤火,神州存亡瞬息中。岂肯折膝求苟安,站直抛颅笑颜生。炎黄子孙多傲骨,我今抗日三请缨。”

“好!诗言志。”徐庭瑶大声喊道,拍案而起。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