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震惊中外的“杨余傅事件”(15)

走进怀仁堂 作者:董保存


周恩来把杨成武留下来,对他说:“你的任务是当好联络员和保证主席的安全,直接同我联系。”

作为代总参谋长,跟随毛主席出去,他感觉到肩上的担子非常沉重。

毛泽东视察大江南北的行程是紧张的。

从凌晨离京开始,他每天都请许多人来汇报情况,找各地党政军负责人谈话,了解各地开展运动的情况,似乎要对这场运动的规模、进程做出相应的决定。

一天,他把杨成武等人叫到自己办公的房内,同他们谈了对“文化大革命”的一些意见。

针对沿途及武汉等地群众组织派仗越打越厉害的情况,毛泽东说,在工人阶级内部,没有根本的利害冲突,为什么不能联合起来呢?

他具体谈了“文革”进程问题,指出,“文化大革命”一年开张,二年看眉目,定下基础,三年收尾。

杨成武感到,毛泽东和林彪、江青等人对“文化大革命”的态度不同。毛泽东要三年结束这场运动,而那些人希望越乱越好,打倒的人越多越好,拖的时间越长越好。

三年结束“文化大革命”?从1966年算起,到1968年就满三年,眼下已是1967年盛夏,各地的派仗打得正激烈,要把已经燃起的烈火压下去,有可能吗?

毛泽东的话,是最新最高指示。杨成武立即用保密电话向北京的周恩来传达了毛泽东的原话。

在武汉,毛泽东一直想横渡长江。1966年的7月,他“万里长江横渡”,同跟随他一起畅游的青年人说:“长江又宽又深,是游泳的好地方。”“长江水深流急,可以锻炼身体,可以锻炼意志。”

去年,他老人家73岁,还在锻炼自己的意志和体力。今年,他自以为并不比去年老多少,他应该享受“极目楚天舒”的乐趣。

由于武汉发生了震惊全国的“七二○事件”,“百万雄师”把“中央文革”的钦差大臣王力扣了起来,两派斗争愈演愈烈。毛泽东的横渡长江计划只好作罢,离开武汉,到了上海。

这期间,毛泽东的一些精辟的见解,使杨成武愈发感到政治斗争的复杂性。

一天,毛泽东坐在沙发上翻报纸,翻着翻着,他的手停住,问在场的人:“谁封我四个官啊?”他手指着报纸上的林彪在五一节用毛笔题写的“伟大的导师,伟大的领袖,伟大的统帅,伟大的舵手毛主席万岁!万岁!万万岁!”当时这“四个伟大”被吹鼓手们吹得天花乱坠。一时间,全国各地的报刊争相转载、刊印,还被制成“语录牌”到处悬挂。就连毛泽东石膏像的底座上,也刻上了“林体”的“四个伟大”。

“谁封我四个官啊?”毛泽东的谈吐富有幽默感。

在毛泽东身边工作的人,对他的这种幽默是比较熟悉的。几天前,他同随行的一位摄影记者开了个很有意思的玩笑。

记者和他的妻子同在新华社工作,“文革”打派仗,两人参加了相互对立的群众组织。随着斗争“升级”,他俩的感情进一步恶化。先是不在一个锅里吃饭,后是不在一张床上睡觉,斗争发展到白热化程度。

毛泽东风趣地说:“在工人阶级内部,没有根本的利害冲突。你们也没有根本的利害冲突啊!你们也要搞革命的大联合哟!”

大家都被毛泽东逗笑了。

现在,他说“封四个官”,却没有人笑。人们都不敢笑,因为这涉及党的副主席、军队的副统帅。

毛泽东非常烦躁。他说:“什么永远健康,难道还有不死的人吗?”

屋子里静得可怕。这恐怕是在座者第一次听到毛泽东主席对他的“亲密战友”表示不满。

毛泽东转过身,目光炯炯,语重心长地说:“你们不要宣传这些,要讲马克思主义万岁!讲马列主义万岁!不要宣传个人,否则将来要吃大亏。”

毛泽东的态度,叫人们吃惊。大家只是静静地听,没有人发表任何见解。

此后,杨成武随毛泽东散步。林荫路上,很安静,没有鸟声,也没有蝉叫。

毛泽东问:“你认识陈再道吗?”

“原先不认识,建国之后才认识的。”

“他会反对我吗?”

“军队的老同志都是跟你干革命的。”

“是啊,我想陈再道也不会反对我。他要反对我,我们就从武汉出不来了。”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